和邻居家的孩子比,
我是史上最差的妈妈
(一)
正在播放
佳育院
《我是史上最差的妈妈》
您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吗?
您愿意孩子慢一点?少上一些兴趣班吗?
当面对外界对孩子的质疑时,做父母的您会始终如一的相信孩子生命本身的样子吗?
面对这些问题,我想很多朋友都会质疑,作为家长,也会略带无奈的说:
老师,不是我们愿不愿意,而是现在给大家的压力都很大,我们不逼孩子,以后读书就业怎么办……
有这样的担忧固然没错,但是想想视频中的那位妈妈——
“没关系,努力去超过前面那个人就好”
“努力一点点就好”
“我是史上最差劲的妈妈么?因为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总得第一名,但是,我希望他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
诸位朋友,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无论孩子还是我们自己,都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不好吗?
曾经有一次在一所学校上亲子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写出家长经常说的话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写到一句话:“你看看……多听话”、“你看看……多懂事”。“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每个家庭都会有的“编外人员”。
很多父母,为了达到让孩子听自己话的目的,毫无意识随口就出的对比——想让孩子有礼貌,比!想让孩子好好吃饭,比!想让孩子认真学习,依旧比!可是大家想过吗:倘若孩子会反驳,当您拿他/她比的时候,他/她会不会也拿您和别人家的父母比呢?倘若每个孩子真的被塑造得一模一样,都按父母想要的标准听话省心又懂事,多才多艺爱学习,那还要父母做什么?而这种千篇一律的样子,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
最近中国留学生张一得在美自杀的事件一时成为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