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女孩,3岁。“我要找妈妈!”“妈妈几点来接我?”,这是瑞瑞在刚入幼儿园时说的最多的话。刚来幼儿园的瑞瑞就比别的小朋友爱哭,别的小朋友来幼儿园的第三天就能在大人离开后停止哭闹,自己玩玩具,还能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可瑞瑞在早晨来园时不停地哭闹,像膏药样粘着妈妈,不让妈妈离开,撕心裂肺的哭,妈妈离开后就一直粘着老师,让老师保护她,或者一直在教室中间转圈,时不时地用牙咬衣服的领子。瑞瑞妈妈怀孕及生产过程顺利,孩子出生后的生长发育也与同龄孩子相符,平时性格内向,遇到陌生人总是喜欢躲在妈妈怀中,夜晚睡觉不安,容易惊醒哭闹。上述案例中的小女孩面临生活环境改变的问题,在我们的门诊也经常有这样的孩子就诊,这些白天要和一直照顾着她的妈妈分开待在托儿所里了,也就是白天见不到妈妈了,然后她就表现出害怕、哭闹,日常活动受到影响。
分离焦虑障碍就是与亲人或照料者分离或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情绪和一些躯体不适。
此类儿童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受到明显影响。从7个月到学龄前,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曾因为与父母或主要养育者分离而焦躁不安。但如果焦虑表现严重,影响到日常正常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则儿童可能出现了分离焦虑障碍。分离焦虑障碍有个从轻到重的发展过程。最初可能是一些无害的理由,找些借口要求晚上与父母睡在一起;早上上学时从感到身体不适或者偶尔不上学,最后完全拒绝上学。而且他们会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