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本周六是《第二届全国ADHD宣讲日》。国内外的权威专家、一线医生将从药物治疗、脑神经科学、心理学、行为训练等方面,为大家分享最前沿的治疗资讯。
不断有读者问:ADHD(多动症)有什么表现呢?本周,我们会陆续发布ADHD的家庭故事,帮助大家对ADHD有更多的了解。
今天的文章节选自每周五中午12点的《午餐直播间》。
一个14岁孩子的故事
讲述人:柳老师
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夫妇都为高校老师,她目前正在接受爱到底ADHD教练的培训,14岁的大儿子在6年级的时候,被确诊为ADHD。
非常荣幸来到午餐直播间,我一直很喜欢这个节目。
我很高兴,也很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
我的孩子已经很大了,14岁,我想在线可能有些孩子还比较小,希望通过我的分享,你们能得到一点启示。
我的孩子从小主要是由我来带,妈妈也会帮助我做一些家务。
因为我是高校老师,时间比较灵活,如果没有课,我就会在家里,照顾家庭和孩子。
所以我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
从小我就会带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运动,我们的运动量非常大。
在上幼儿园之前,每天有5小时的运动量,除了吃饭睡觉,可能都在外面活动。
早晨一大早出去活动一趟,上午活动一趟,下午睡一觉,再去活动,晚上吃完饭再去活动。他每天晚上,8点就可以睡觉。
上幼儿园的时候,一开始,稍微有点不适应,但是老师说,这个孩子非常不错,他会帮助老师摆鞋子,摆板凳,很快就适应了。
虽然别人哭,他也会跟着哭。但是该吃吃,该睡睡。所以整个幼儿园阶段都很顺利。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因为妈妈可以做饭,我们就会陪他玩;每天晚上,我都会陪他读睡前故事。整个跟孩子相处,非常愉快。
整个幼儿阶段,他跟小朋友相处非常好,没有冲突,乐于分享,很有爱心。
到了上小学,就很不一样。
他中班到大班的时候,我去美国访学;先生因为也是高校老师,他也申请了长期的访学。
这中间有5个月的时间,我就没有跟孩子在一起。
那大概是在孩子4岁2个月的时候,我先去了美国;在孩子4岁7个月的时候,孩子到了美国。
在美国上幼儿园,就有一点状况。老师很不错,很开放自由。
他每天去的时候,都只穿一个三角裤,在树上,玩那种桶,打水,装沙。玩水玩泥巴。
每次爸爸去接他,他都玩的不亦乐乎。
当时发现他有推人的情况。老师经常说他,我们也告诉他,不能推人。他知道,可是一玩起来,就忘了。
有时候,做活动,你会发现他有点不一样,但我们会觉得,那就是孩子吧。
从美国回来以后,上了半学期的大班,紧接着就上小学一年级。
一年级,就开始不断接到各种投诉。
每天,我们去接他,就会有投诉,他拿了谁的东西呀,他动手推了谁,打了谁……各种投诉不断。
我们要求他道歉,回家也跟他讲道理。道理上,他都知道,因为平时我们也总是教导他。
这样的投诉,持续到三年级。
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别人还不知道我们的情况。
有些家长非常愤怒,说如果你们不管教你们的孩子,那我就替你管教了。我就在私下跟他们沟通,道歉。
时间长了,大家也知道,这个孩子不是父母不管,父母也很用心。渐渐地,大家对他也会宽容一些。
环境熟悉以后,他就被大家接纳一些。
到了三年级,投诉少了。
有一天,老师说,你们的孩子,我觉得有一点困难,你们是不是要去寻求别的帮助。
他没有说的那么直接。我们也知道孩子总是有状况。
从孩子怀孕开始,我就看各种各样的育儿书,每个年龄阶段的,美国的、欧洲的、日本的,都读了。
在读小学之前,我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有成效。先生开玩笑说,我发现你只会养小宝宝,不会养大孩子。我就很郁闷。
我们说,我们是不是带孩子去检查一下。
在武汉,华师大有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在全国很有名,同时还有一个儿童行为训练中心,我们当时就想去看看。
当时检测的结果,主要发现两个问题:
孩子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视域广度发展不够,所以他的专注力有限,上课容易分心。
我们把就诊的录音也给老师听了。我们觉得没有大问题,男孩子就是发育晚一点。
老师也没说什么,我们也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多动症,因为孩子爱看书,他吃饭、上厕所、洗澡、坐车、走路,所有的时间都在看书。
本来看书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你发现在他身上是个毛病,他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也不管眼睛是否受得了。
他读了很多书,但他的写作也不怎么好。
我觉得很奇怪,那么多书,都看到那里去了。
他看了很多大部头的书,比如,好几本一套的《天龙八部》;几十本一套的《丁丁历险记》。
还有他很喜欢的童话故事书,60多本的童话,他都翻破了。
老师说,虽然你的儿子很调皮,他一般不发言,一旦发言,全班同学会为他鼓掌。
就是这种让人又恨又爱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
这是孩子三四年级的状况。
虽然孩子跟别人没有冲突了,但是我知道他没有达到自己应有的状态。
我从小一手带大他,我知道他一直很有想法,很善良,动手能力强。
在学习方面,在班上虽然不拔尖,但在中上等。
他所在的是湖北省的重点小学,大家都非常拼。我们没有上任何的培优班,但他的功课还不错。
老师的普遍反应是他特别聪明。他能用4成的精力来学习就不错了。语文老师说,他的语文都是自学的。经常手上玩东西。
老师让带5支笔,我们带8支笔,到晚上就没有了。在学校还拿别人的笔,被投诉。没有一天能把东西带回来。
他的专注主要表现在看书和玩乐高上。他读书的时候,可以六七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玩乐高的时候,也是这样子。
从小,我看到的教导,都是说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加上三年级去做了测试,我就没有多想了。
孩子仍然不是他本来的状态,这让我很焦虑。他的行为习惯、状态,不应该是这样。我继续学习,看各种书。
到五年级的时候,我们了解到一所私立学校,重视体育、文艺、品行和科学,我觉得很符合我的理念。
我去考察,孩子去试听了三天的课程,学校也接收了孩子,我就果断地把孩子转学。
转走之后,我发现问题还是很多。如果说以前班上有65个孩子,老师顾不过来;
现在的班级,有点像美式课堂,25个人,每个人一个方桌,4个孩子围在一起。老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