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影响 > 警惕孩子多动症

警惕孩子多动症

发布时间:2021-12-30 15:34:05   点击数: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但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丢东西,情绪暴躁,学习成绩受影响……

就需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

有患儿家属

“汪大夫,我们家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都小学二年级了,老师总说他上课开小差,玩玩笔,摸摸书,跟同学说话……”一位中年妇女带着儿子一进诊室就“诉苦”。

如何判断孩子患了(ADHD)?

医院儿童病房主任汪毅介绍:

汪毅介绍,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幼儿,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续十分钟以上,这里边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首先,要看场合,在游乐场里,孩子又跑又叫可能是正常的,但孩子在教室里不听劝的爬上爬下,就应考虑是否有问题。

其次,还要看日常生活的情况,比如,孩子是不是经常冲动,做冒险性或破坏性的活动,比如孩子过马路的时候不看车、把手伸到电风扇里等等。

最后,还要多观察孩子的专注度。比如做作业时不专注,或者是不是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的时候也不专注。

这些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要结合同年龄段同性别的孩子来判断。

01

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多动症,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与年龄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行为多动和情绪冲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

ADHD多于学龄前起病,慢性病程,有70%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持续到成年期。这些患儿常同时患有学习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情绪障碍、以及适应障碍等,对其学业、工作、社会及家庭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负面影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02

孩子出现哪些表现需要警惕ADHD?

▲活动增加,也称“多动”

患儿可能难以坐着不动或安静地玩耍。

▲冲动

患儿可能打断他人的活动或未经全面思考就采取行动。

▲难以集中注意力

患儿可能健忘、丢东西或难以完成计划。

03

ADHD就诊检查程序?

▲就诊时医师会与孩子及家长交流,询问孩子在家里和学校的症状和行为。家长需要询问孩子的老师,以了解其在学校的行为。

▲医师观察孩子在诊室表现,对孩子进行全身体检。

▲用一些评估量表对孩子进行行为和智力评估。

▲选择一些辅助检查。

ADHD儿童以行为治疗为主,医院营养科权威的营养疗法;

6~11岁学龄期ADHD重度儿童建议营养配合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的联合疗法;

12~18岁的ADHD青少年除了以上治疗,辅以心理治疗。

同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父母和老师分别在家中、学校积极配合。

04

孩子的哪些症状,才能诊断ADHD?

▲症状不止出现于一种环境中,如在家里和学校均有症状。

▲持续至少6个月。

▲开始于12岁以前。

▲影响其交友或学业。

▲排除其他导致与ADHD相似症状的疾病。

05

ADHD需要治疗吗?

大多数医生都推荐对ADHD进行治疗。

未治疗的ADHD患儿比经治疗的ADHD患儿更容易在学校遇到困难、变得抑郁或发生意外事故。

06

如何预防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研究证据建议:妊娠期间尤其是怀孕前3个月要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不良生活习惯等,保持良好的情绪心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早期建立良性互动、规则感,在社交问题中多一些鼓励、启发和引导,少一些批评、否定和分离,可能会降低发病率。孕期可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防治。

07

欧米伽3鱼油如何防治ADHD?

治疗可改善症状,帮助患儿在学校、家里和与朋友相处方面表现更好。

根据最新研究,omega-3鱼油补充剂可以提高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童、年轻人的注意力。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和台湾台中中国医科大学的苏冠宾等科学家们研究了欧米伽-3鱼油补充剂对多动症青少年认知功能的影响。

调查采取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92名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青少年,年龄从6岁到18岁不等。在12周的时间里,他们接受了大剂量的欧米伽3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结果表明,在接受补充剂的参与者中,血液中EPA含量最低的参与者在补充了欧米伽3后注意力和警惕性得到了改善。“omega-3就好像干预正在补充这种重要营养的缺乏,”伦敦国王学院心理医学系教授CarminM.Pariante说。

EPA和其它的欧米伽3脂肪酸:

该小组发现多动症在患有omega-3缺陷的年轻人中更常见。

Pariante教授建议,“对于患有omega-3缺乏的儿童来说,鱼油补充剂可能是比标准兴奋剂治疗更好的选择。”

"我们的研究为其他营养干预措施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我们可以开始为多动症儿童带来“个性化精神病学”的好处。”

治疗

多动症患儿可采取以下1种或多种方法

1

▲药物

ADHD治疗药物在改善疾病方面往往非常有效,但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2

▲行为治疗

通过在家里做出一些改变改善孩子的行为。例如,家长可以每日清晨列一份给孩子使用的清单,以便孩子能记住要做的事。

3

▲学校里的改变

家长主动与老师交流,以帮助提高患儿在学校里的表现。例如,请老师更多的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yx/891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