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天,温度波动很大,也是许多过敏性疾病高发季节。如果孩子感冒或患有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或咽炎和其他过敏性疾病,鼻痒,打喷嚏,眼睛发痒和喉咙发痒等不适也会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儿童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频繁的非自愿抽搐会导致慢慢脱离群体,被同学和朋友模仿和嘲笑,严重损害自尊心,心理问题,影响儿童的成长。
西安中医院癫痫诊疗专家指出,生活中,不少家长都经受着孩子抽动症的困扰,儿童抽动症是因神经椎体外系功能缺陷引发的一种行为障碍,其主要表现为:挤眉弄眼、摇头耸肩、甩手点头、踢腿扭动身体、爱说脏话等,严重的患儿还伴有喉头作响,常不由自主地发出“哼”、“啊”、“咳”等异常声音。
由于抽动症的这些症状与癫痫稍微发作有某些相似之处,老百姓又对抽动症这种疾病了解较少,一见孩子抽动,就误以为是癫痫发作。治疗又不到正规医疗机构,长期误诊误治,结果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
专家表示,抽动症和癫痫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癫痫俗称羊癫疯,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癫痫小发作时也会出现面部肌肉抽动,所以才会出现把抽动症当癫痫治这种现象。
两者的区别在于:癫痫是因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知觉恢复后患儿无法正确描述,多在夜间发作。抽动症属于运动神经问题,晚上没事,绝对不会昏迷,也不倒地。到医院做脑电图检查,抽动症孩子绝大多数正常,而癫痫儿童则会出现脑电图异常。这是诊断区别的要害。
专家强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是两种不同的病,所以治疗方法完全不同,预后也不一样。提醒家长千万不要将抽动症当癫痫治。其实,抽动症孩子大都发育正常,智力正常,假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帮助,不但能把挤眉弄眼乱抽动、怪叫、说脏话等“缺点”改掉,学习成绩也会很快上升,治疗越早,恢复得就越快。
1.抽动症TD共患多动症ADHDADHD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以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对TD孩子而言,ADHD症状常出现在抽动症之前,较TD的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早2-3年,并且在重度抽动患者中较常见。2.什么是抽动障碍及症状的特征抽动症,也称为秽语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的肌肉的多次不自主,反复快速运动和发声抽动,还伴随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情绪障碍等11种并发症,包括强迫症。所有抽动症,最初的症状都是抽搐。例如,眨眼,但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会从简单的抽搐发展为复杂的抽搐。首先,经常眨眼,吸鼻子,歪嘴、甩头等,随着病情发展,逐步向耸肩、伸脖子、挺胸、张手、甩臂、扭腰、踢腿、踮脚发展,甚至出现一些复杂的异常动作。有些孩子的嗓子也有异常发声,例如“哦,啊”等,也可能表现为清嗓子,咳嗽,随地吐痰,奇怪的声音等,甚至会出现平白无故地骂人。3.抽动症共患强迫障碍,发生率为20%—60%
强迫障碍包括强迫观念和(或)强迫动作,是以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和(或)观念为特征。
临床表现为:1、反复从事简单动作(如反复洗手和反复多次开、关灯等);2、重复无目的动作(如强迫性触摸、对称放置物品等);
3、检查仪式(如多次检查锁门、关炉子和关窗户等);
4、清除身体上或物体上污垢的仪式动作,频繁计数,重复写字等。
抽动症的某些复杂运动抽动症状带有强迫性质,如重复摩擦,拍击、触摸行为等,这些动作既代表复杂抽动,也代表强迫行为。
二者区别有一定难度,通常强迫动作为有目的、复杂的运动行为,而复杂抽动为无意义的快速、重复运动行为。
4.睡眠障碍(SD)发生率为10%——40%
通常报道的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安、梦语、夜惊、梦魇、梦游、遗尿和磨牙等。
抽动症孩子表现明显的睡眠质量降低,这与白天抽动严重程度有相互作用。
抽动症的睡眠结构异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无法深度睡眠,睡眠不安,夜惊,梦游,磨牙等。
5.抽动症共患焦虑障碍(ED),发生率为20%—25%表现为自卑、扭捏、害羞、社会退缩、焦虑、哭泣、敏感、抑郁和慢性忧伤等,过去称为神经病。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称之为ED;而DSM-IV认为ED的核心症状是焦虑和恐惧,将ED统称为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暴躁、心烦、不听话、哭泣、紧张、害怕、难以安抚,对家庭不满、抱怨、发脾气、搓手顿足、唉声叹气等。在此叮嘱各位家长们,抽动症共患病拖得越久,治疗越困难,对孩子越不利。当家长发现孩子异常的行为表现时,建议尽快进行抽动症的筛查。早发现、早干预,减少共患病对孩子的伤害!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