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好好学习?写个作业还扭来扭去,一会儿扣扣橡皮一会儿扒拉扒拉玩具,能不能安分一会儿?”
“我家孩子一会儿都待不住,这椅子还没坐热呢,就又跑出去玩儿了。”
“他啊上课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有一点点事就和同学发脾气,为这老师都往家里打好几次电话了。”
出现了这些现象,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您家的孩子很有可能患有小儿多动症。
同事老张的儿子就曾患有多动症,每天精力过剩、上蹿下跳、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在学期末尤为明显,幸好经过李建主任的治疗,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对于这种现象李建主任解释道:“孩子学习压力大、肝火旺盛,尤其在期末,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长和自身的三重压力,如果遇上对成绩过于苛刻的家长给孩子施加精神上的压力,那孩子的反应就会更加强烈了”。
李建
医院知名专家
主任医师
原治未病中心主任
擅长治疗:
小儿厌食、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小儿遗尿、多动症、夜啼等疑难杂病。
成人胃炎、反流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失眠、肾病等内科杂症。
如何缓解“多动症”呢?李建主任多从脾胃入手,中医讲脾胃不和则坐卧不安,脾胃处于过饱和状态便会影响肝的疏泄,通过使用焦三仙、鸡内金等药来消食导滞,再加瓜蒌通便润肠,使邪有出路,达到健脾柔肝的效果。
中医怎么看“多动症”?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多动症属于“健忘”、“痰阻”等范畴。小儿特点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本性好动。若有先天不足,禀赋虚弱,后天失养,阴阳不调,极易造成脏腑功能失常。阴阳不调易致心肾不交,神志失控;后天失养、脾失健运,易导致脾肾不足、阴虚而阳盛。
目前多动症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心脾不足、浮阳妄动型,肝肾阴虚、神动智变型,湿热蕴结、痰热内扰型,瘀血内阻、窍失所养型,究其根本是阴阳失调。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受阴阳平衡的影响,人正常行为也需要阴平阳秘才能维持,若阳动太过、阴静不足则易导致本病发生。
小儿多动症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因其自愈年龄大约在18岁,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文章作者:高婧
编辑:宣传中心
我院长期开展中医
埋线减肥、小儿推拿、针灸理疗、
皮肤治疗、小针刀等特色疗法。
在中医治疗肿瘤、失眠、肝病、不孕、
月经不调、疼痛、脾胃病、痤疮、
带状疱疹等常见病、疑难病方面优势明显。
医院
-
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东三区2号商业房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