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活泼好动,调皮捣乱经常被家长开玩笑说是“多动症”。这种说法虽然不够准确,但是好动确实是多动症患儿的普遍症状。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三大核心症状。并常伴学习或工作困难、情绪和行为方面障碍。流调数据显示,儿童ADHD患病率为5%~10%,成人期高达4%左右。该病呈慢性过程,对学习、工作和社会功能影响极大,是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和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尽管多动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度遗传性疾病,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注意到“不健康”饮食或营养缺乏对多动症易感性的潜在作用。
一项中国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多动症和健康对照患儿的营养状况差异。结果表明多动症儿童血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水平显著降低,而饱和脂肪酸(SFA),ω6/ω3脂肪酸比例显著升高。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比同龄人摄入更多的不健康食物,例如高糖和高脂肪食物,而蔬菜,水果的摄入较少。
既往研究证实,多动症儿童ω6/ω3脂肪酸比值更高,可能与这些儿童体内△-6脱饱和酶缺乏有关。且ω3越低的儿童,行为问题、情绪问题及学习、健康、睡眠问题更为严重。而合理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补充及体内ω6/ω3的调节可改善中国ADHD患儿的视力和注意力。
综上所述,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缺乏及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失衡是多动症的营养危险因素。而合理的膳食补充,可促进儿童的大脑和发育,可作为改善儿童多动症症状的辅助疗法。
参考文献:
1.郑毅.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9(7):-.
2.Liang-JenWang.etal.JClinMed.;8(5):.
3.HaagM.CanJPsychiatry,;48(3):-.
4.DienkeJBos,etal.Neuropsychopharmacology.Sep;40(10):-.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