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危害 > 儿科医生手记儿童心理行为系列了解儿童

儿科医生手记儿童心理行为系列了解儿童

发布时间:2022-4-2 11:46:51   点击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24583.html
门诊有宝妈问,“我儿子2岁了,整天动个不停,一刻都安静不下来,是不是得了多动症?”“我的孩子3.5岁,动作能力很强,成天上蹿下跳,一个玩具玩不了2分钟就扔掉又换一个……总也坐不下来,不喜欢看绘本,是不是得了多动症?”

“孩子8岁了,上课总也坐不住,经常搞小动作,捅一下这个同学,又惹一下那个……学习成绩也不好,我经常被老师接见!他是不是有多动症?”

这些问题不会回答,今天,吴医生就跟大家谈谈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一、何为“儿童多动症”?

1、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常见于学龄期儿童,将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心理情绪及社会功能等,其影响可能延续至成年。

2、ADHD发病率: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儿童ADHD的发病率为7.2%,60%~80%可延续至青少年,50.9%持续为成年ADHD。

据统计,我国儿童ADHD发病率为6.26%,约万,由于父母及老师对ADHD的认识不足,到院就诊的ADHD只有10%左右。一些ADHD的患儿,还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发育障碍、精神心理障碍或躯体疾病等,因此,父母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以便于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二、什么原因导致ADHD?目前,ADH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在胚胎期和婴儿早期,复杂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暴露等,是多种不利因素协同作用导致的结果。

研究显示,ADHD儿童脑成熟度较同龄孩子延迟2年以上,与完成任务执行功能有关的神经传导活动明显减弱(核心问题),存在细胞代谢与功能障碍;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代谢、转化、回收和受体功能减弱,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表现。

最新研究发现,患有ADHD的儿童存在大脑前额叶皮质变薄、功能受损,与认知中的执行功能、统筹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工作记忆、规则学习、计划、注意力、行为决策等功能密切相关,同时,ADHD儿童存在25-羟维生素D缺乏及体脂代谢异常。

三、ADHD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1、遗传易感性:患ADHD的兄弟姐妹、父母等家族史的儿童,有发育异常风险。2、环境易感性:有下列危险因素的儿童,存在发育异常的风险。母孕期及围产期有直接和间接吸烟、饮酒、感染、中毒、营养不良、服药、产前应激、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出生时脑损伤、窒息、低体重等;铅暴露、双酚A等环境暴露;长期摄入加工肉类、披萨、零食、动物脂肪及氢化脂肪酸和盐等的西式饮食者;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关系不良、父母情绪不稳及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消极、挑剔和严厉等。总之,ADHD是生物-心理-社会多病因模式联合作用导致的综合征。因此,具有高危因素的儿童需重点筛查、监测,必要时及时到发育行为儿科就诊检查、干预治疗。四、ADHD的儿童有哪些表现?1、核心症状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有持续存在的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存在与儿童发育水平不相适应的注意缺陷、活动过度、易冲动,可导致学习或社交等的单一或多个功能损害。例如:很容易出现注意力难集中,课堂经常溜号,有许多小动作,学习成绩差,喜欢跟同学挑事、打架、冲突,弄哭女同学等,这类孩子经常被同学投诉、被老师批评、被家长教训……注意力缺陷、多动

多动、冲动

2、筛查年龄:4岁以后,12岁以前。因低龄儿童(婴幼儿)的脑功能发育不成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短暂,易因好奇而多动、活泼,不属于该范畴。因此>4岁才考虑该病的可能。这种孩子,把家里和学校都搞得一团糟,不仅困扰着家长和老师,他们自己也很困扰、难以自控……他们没有朋友,他们令所有人讨厌!其实,孩子这是生病了!!!孤独,无朋友五、如何诊断ADHD?根据ADHD相关家族遗传病史,突出的症状表现,发病经过及持续时间,以及心理行为筛查测试(行为量表)等综合证据,可以确定临床诊断。ADHD往往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常常伴有精神及躯体疾病——共患病,如:睡眠问题、语言迟缓或语言障碍、学习障碍、抽动障碍、遗尿症、孤独症谱系障碍、全面性发育迟缓、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社交障碍、儿童失神癫痫、焦虑障碍……因此,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测、评估、检查,以明确诊断,精准干预。六、如何治疗儿童ADHD?1、治疗目的:缓解核心症状,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儿童的生活、学习及社交能力。2、治疗原则:对于4~6岁儿童进行非药物治疗,对于6岁以上儿童,采取药物+非药物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非药物治疗:主要是心理教育、心理行为治疗、特殊教育和功能训练,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干预等全方位的综合措施。药物治疗:为了缓解症状,恢复功能,专科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用药种类、剂量及疗程等,同时结合非药物治疗。我们现在回头看前面的三个孩子,前两个宝贝都还小,脑发育尚不完善,还需要密切观察,暂不考虑ADHD;但是,那个8岁学龄儿童,需要尽快到专科就诊、评估,必要时早治疗。一旦发现孩子有可疑表现,尽快到儿童发育行为专科或儿童心理行为专科就诊。以便于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早缓解,改善儿童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获得良好的远期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03.2.陈光福.实用儿童脑病学..11,第一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转给有需要的父母

作者简介

从医35年,儿童保健科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科学育儿知识传播者。医院、三甲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现就职于正威集团旗医院,儿童保健科。热爱儿童健康管理事业,崇尚“上医治未病”的理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wh/914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