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你好!
今天是年8月28日星期二,这么多的8,一定是一个好日子。
好奇看了一下黄历:“日值岁破,大事不宜”。听起来又不太好的样子。
昨天中心休息,因为才结束了“动力催眠?中阶”的培训工作。
我们是小班精品的原则:
学员都是学习过初阶,经过考核合格的;
助教都是参加过魔鬼训练营的,并且有自己工作室,经验丰富的资深催眠师。
这是我的助教们,看得出教学的阵容十分强大,是一对学员配一个助教的比例。
张拯会不时一个人发呆,我们知道他在思念他的“小虎”了。
“小虎”是一条拉布拉多犬,才一岁多,在张拯的青岛工作室小院,前几天不幸走失了。
我们都看得出他的失落,却也无从安慰。
丧失之痛,别人是无法体会的。
人到中年,不断追求和索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失去:
曾经的好友已经许久不联系;
脑力和体力大不如从前;
从前深爱的嗜好变得淡然;
面对生命中必然的分离,变得容易接受,不再挣扎。
人在变得越来越豁达的同时,失去了热情和冲劲;
没有了冲动的激情,有的是无聊的平静和淡定。
这并不能说明你的成熟,只是说明你——“老了”!
面对人生无常的分离,我们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受,无可代者。道路不同,会见无期。”
还有什么话会让人更加沮丧呢!
所以,找出来一首歌,也是我蛮喜欢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听——《后会无期》。
无常会不期而至,离去时空留遗恨。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相聚时珍惜彼此的缘分,分离时便会有珍藏的记忆相伴,就不会那么失落和后悔。
和孩子在一起时,有多少父母会想到终会有一天,我们会和孩子分离,我们能给孩子留下的只是彼此相处时的记忆。
所以,我们需要珍惜的是每一个彼此共处的时刻,如果你想到终于有一天那个人会不在你的面前出现,也许你就会熄灭心头的怒火,转而变得慈悲起来。
晚上和一个老友谈及孩子教育的问题。
他的孩子在我这里做催眠训练,提升学习能力。
我告诉他:“不要把每一个和孩子共处的时刻都变成教学的时机,而是要真心的和孩子共处一会,没有教育,没有批评,只是和孩子在一起。”
他的孩子成绩不错,还是班级干部,但觉得孩子专注力不够,而且感觉后劲不足的状态。
经过催眠我发现,才12岁的孩子,表面上很配合,却很难进入催眠状态,潜意识表现出隐隐抗拒的力量,而且很强烈。
这种表现说明:这是一个表面很听话,却背地里不听话的孩子。
当我把发现和家长说明时,家长终于承认:孩子是看起来表面听话,但很多情况是说了也不做,家长也没什么办法。
后来,我了解到,孩子还有一个妹妹,乖巧可人。
妹妹做一个可爱的动作,赢得家人一片赞许;他跳出来,也做了同样的动作,得到的是家人一片取笑和挖苦。
他慢慢学会了,他开始变得十分听话,脸上总带着不自然的笑容,家长的要求,他从来就是马上答应,他变成了—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在催眠过程中,孩子根本无法进入专注的状态,他的潜意识充满了抗拒,这是在迎合家长需求的背后被压制的愤怒。
我告诉家长:“遇到有压力的事情时,这孩子会无力应对;面对有挑战的功课,孩子的表现也会很差。”
家长完全同意,现实就是如此。
经过几次催眠的训练,家长反馈期末成绩很好,孩子也很开心。
但,家长一直还没有机会来参加学习,调整自己对孩子的应对模式。
我看到家长和孩子互动时,不时的指责和挖苦,是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的。
每一次,面对一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我都会好奇,在这听话的背后是什么样的动力使然?
提升孩子专注力,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欢迎加入“春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