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
你好!
北京一下子凉爽起来,早晨的微风当中有一丝的清凉。
看到路上的人有些一边赶路,一边拿着手机看。
很多家长都在劝孩子放下手机,多读书,读课外读物。
当初我是个学生时,家长看到我们看画报、杂志、小说,都会说我们“不好好学习”。
当时的小说就相当于今天的手机一样,是被限制观看的。
今天如果孩子捧起一本《西游记》或《汤姆索亚历险记》家长可能会很自豪地说:“我的孩子喜欢阅读”。
当年我们还是学生时,如果读这些书时被家长看到,得到的不是夸奖,而是一顿数落,问“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功课”。
当时,小卖铺的阿姨没事时经常在看《故事会》,小吃部的老板一个人时会看《七剑下天山》。
所以,我一直没把读书和有文化联系起来。
在我来看,读的再多的《故事会》,也只是一个识字的文盲。
在问及一个人有什么爱好时,有些人会自豪地回答:“我喜欢读书”。
这时,我脑海里总会闪过那个一边嗑瓜子,一边读《故事会》的阿姨来。
有家长问:“我的孩子有多动症,做了4年的感统训练了,今年已经8岁,但多动症的表现一直没有改善,是是怎么回事?”
我们看戚主任是怎么回答的:
我们知道多动症的孩子常常有感觉统合失调,感统失调是多动症常常伴有的一个症状。
统合失调既然是多动症伴随的症状,所以并不是说治疗好了统合失调,孩子动作协调了,动作更加灵活了,注意力就会随之自然的提高。
可以说,治疗统合失调是间接的治疗多动症,它并不是直接对注意力提高和控制能力增强的一个途径,所以它的效果会慢一些。
现在,你知道了,感统失调并不是多动症的病因,而是一个伴发的障碍。
大约有62.7%的ADHD会伴发感统失调的问题,这是一个经常和ADHD伴发的问题。
解决了感统失调,多动症还是要去治疗的。
只是说,多动症的患儿有了感统失调治疗起来难度会更大些。
现在进入查文献时间,看一下文献资料上对这统合失调的解释。
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theory)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Aryes博士根据对脑功能研究及职业治疗与试验的研究结果,在年首次系统地提出。
根据其研究理论,感觉统合是将人体各个器官输入的感觉信息整合起来,经过大脑的加工处理,进而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适当的反应。
该理论包含了脑功能的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矫正这3个部分。
感觉统合是人体先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本体感觉、前庭感觉等感觉器官感知身体内外的讯息,再由低层次的脑干及内耳前庭平衡系统来输入这些感觉信号,进而由大脑皮层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当反应,形成运动-知觉-认知功能的高层次行为模式,从而指挥机体去完成各项活动。
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integrationdysfunction,SID)是儿童大脑不能有效地整合感觉信息,从而导致儿童产生一系列的行为问题,表现为学习、专注力、姿势控制、小肌肉协调、情绪、生活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
什么是感觉统合治疗?
感觉统合治疗(sensoryintegrationtherapy,SIT)的概述SIT理论也是由Aryes提出的。
她注意到孩子必须积极地参与环境活动,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神经组织系统的功能。
在SIT中,教具的设计是为了诱导孩子能积极感觉教具所提供的各种感觉刺激,以便使其不成熟的大脑得到很好的发育,改善感觉和运动失调行为。
是通过加强前庭觉、触觉和本体感觉等方面的刺激来提高大脑处理感觉讯息的能力。这种治疗是由专业治疗师来操作,包括荡秋千、走独木桥和大龙球按摩身体等。
在特殊儿童中的运用
1、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儿童合并感觉统合失调
2、精神发育迟缓(mentalretardation,MR)合并感觉统合失调
3、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合并感觉统合失调
4、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合并感觉统合失调
参考文献
白玲玲,郭津.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现代医药卫生.,(32)19.-
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