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孩子今年上初一,学习不行,课堂纪律差。他总是忍不住说话,有时还自言自语,几乎每科老师都投诉他上课不听讲。小学时注意力就不集中,上中学以后成绩越来越差。这是多动症吗?需要吃药吗?孩子上课坐不住、爱走神、小动作多、写作业很困难……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因孩子过于“好动”而烦恼不已。有些多动症患儿被家人一味“严管”反而加剧了病情;有的孩子虽然课上格外“多动”,实则却患上了自闭症;还有的孩子经常安静地“神游”,竟然也是多动症。儿童多动症(ADHD)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主要症状表现注意缺陷为主●无法集中注意力●粗心犯错●听讲不专心●丢失东西●分心、遗忘●无法完成任务●无组织冲动多动为主●坐立不安,扭动、难以坐在位子上●总在不合适的环境跑动或动作多●多话●无法安静做游戏●打断别人说话混合表现●既有注意缺陷表现,又有冲动多动表现不少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多动”倾向后,第一时间去的是各种注意力培训班或感统训练班。这些五花八门、价格不菲的注意力培训机构靠谱吗?“判断一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其有无循证医学的证据。这些注意力训练大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各国儿童多动症诊疗指南的一致意见是,多动症患儿5岁以前主要是靠行为训练和行为管理来矫正,到5岁以后则首选药物治疗。多动症患儿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还出现压抑、抑郁和自卑等情绪。而这种没有成就感的状态会伴随孩子整个成长岁月。另外,多动症患儿孩子经常会遭到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很容易导致人格发育不健全。如果孩子学习很吃力,作业总完不成,常常被老师批评,并且已明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时,就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及时就诊。“好动”和“多动”的区别首先,“好动”和“多动”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举例来说,当孩子初到陌生环境,前几分钟往往会有距离感,并表现出怯生生的样子。哪怕是活泼好动的孩子,也只有熟悉环境后,才会恢复原本的天性。但是,多动症患儿往往就缺少这一阶段。医院看病来说,哪怕是第一次见医生,多动症患儿也非常自来熟,有的孩子不仅在诊室里上蹿下跳,还会抢医生的钢笔、处方,一点没有距离感,也完全不懂规矩和分寸。其次,可从学习情况来判断。多动症患儿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常常边玩边写作业,很磨蹭、拖沓,原本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往往要花上两三个小时。随着年龄增加,多动症患儿的成绩会每况愈下。这主要因为小时候功课简单,孩子凭借小聪明和家长辅导,还能跟得上。当功课难度变大,注意力问题对孩子成绩的影响会越发明显。而那些顽皮好动的孩子,有时作业完成的非常潦草,但效率却很高,就是为了省出更多时间去玩。这些孩子,随着年龄增加,自控能力会越来越强,学习成绩也会慢慢上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儿童多动症ADHD
发布时间:2021-2-27 9:54:44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