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危害 > 严肃吐槽纪录片生门亲人只有一次的

严肃吐槽纪录片生门亲人只有一次的

发布时间:2020-9-27 19:26:28   点击数:

一直欠到现在的《生门》,现在来还债了。为了写这篇文章,把纪录片反复看了五六遍,中间哭了好几次,因为总能被戳到泪点。想对你们说,且看且珍惜吧。是很用心做的一篇稿子,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剧情纪录片《生门》,故事集医院妇产科,它用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妇产科是一个窗口,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生命的诞生,总会牵动个人、家庭、社会的复杂纠结;生活本就不易,生产背后是普罗大众的人情冷暖。庞大的故事体量,透过起伏跌宕的剧情,呈现悲悯的视角和情感的温度,《生门》构成当代中国社会环境最真实、最生动、最揪心、最温情的缩影。”

以上是豆瓣上对《生门》的介绍。截至发稿日期,这部13集的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已经高达9.5分了。

有句话说,所有的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但我想表达的,不仅仅是母亲诞育子女的伟大,我更想说的是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于生命的敬畏心。

1-你嫁的是人还是狗,生个孩子就看出来了。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网上流传的。看过《生门》之后,深以为然。

第一集的一开始就是在年大年三十的晚上。这个本该是阖家团圆的除夕夜,一个产妇被转医院急诊,交到了妇产科主任李家福的手上。产妇独自一人被送医,身边没有家属陪伴,也没有身份证件,甚至连孩子的爸爸都联系不上。

产妇怀孕40周,胎死腹中,并伴有大出血,情况危急,需要有家属签字手术。然而医生和护士几次追问,产妇都拒绝回答,连真实姓名和出生日期都不得而知。在联系不到家属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医疗纠纷,医护人员不得已,只能报警让民警帮忙。

已经成形的宝宝夭折了,产妇在手术室死里逃生,后续的治疗费用欠下了一万余元,却找不到人来送救命钱。看着产妇苍白的面孔,听着她虚弱无力地埋怨着对方连电话都不接了,真的感到心疼。

再说回到小标题的那句话,你嫁的是人还是狗,真的一定要等到生孩子的时候才看得出来么?其实你自己的心里最清楚。

婚姻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嫁的那个男人到底爱不爱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告诉你。只是女孩子们总是一往情深,终于越陷越深。在爱情里,难得的是学会及时止损,一时看走眼遇到渣男没什么,及时放手就好,不要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搭进去。

另外想跟女孩子们说的是,婚前性行为一定一定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对于不愿负责任的男人而言,最坏的后果不过是分手,对于女人而言,有些伤害,不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是会伴随一生的。

最后,女人的人生,并不是嫁了人、生了孩子才算是完整的幸福的,所以不要急着用婚姻和孩子套牢自己或者男人。

要知道,比孤独终老更可怜的是所托非人。

2-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也是在第一集中,产妇夏锦菊患有凶险性前置胎盘,通俗地来讲就是,胎盘长在了上一次剖腹产的切口上,植入到了子宫基层,不但影响到了膀胱,而且随时都可能造成子宫破裂,引起大出血,危及产妇和胎儿的生命。

因为之前失去过一个孩子,为了保住这个孩子,夏锦菊从怀孕26周就开始入院,已经在病床上躺了4个月了。

剖宫产手术前,夏锦菊还笑着说自己已经不是生第一胎了,不紧张。

手术只进行了15分钟,宝宝就成功分娩。听到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母亲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然而,与死神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由于出血量过大,医生建议切除子宫。产妇觉得自己还年轻,希望医生尽力保留子宫。谁知,天不遂人愿。在医生尝试保留子宫的手术过程中,产妇血压急速下降,心脏两次停止跳动。医生给夏锦菊的父亲下了病危通知单。

刚刚获得新生儿的喜悦还没散去,女儿却在生死边缘徘徊,夏锦菊父亲甚至来不及看外孙一眼,一心担忧着手术室里的女儿的生死安危。

为了挽救产妇的生命,李家福主任果断决定切除子宫。万幸的是,在医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夏锦菊的生命体征稳定了下来,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手术进行了3小时50分,产妇在手术期间共失血1万3千毫升,相当于将全身的血液换了4次。

子宫切除后的第5天,在ICU的夏锦菊终于恢复意识。父亲一边揉着女儿因为抽筋而疼痛的手,一边低声鼓励女儿再坚持一下的样子,让人泪目。

所有的母亲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手术后第11天,夏锦菊终于转危为安,回到普通病房,见到了自己用尽生命的力量生下的宝宝。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尽管情况再凶险再危急,也要把宝宝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咬牙闯过鬼门关,只为再见宝宝一面。难以想象,夏锦菊怎样用她娇小柔弱的身体,承担起了这样坚强勇敢的母亲的角色。

3-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在中国,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最艰难的不是治疗过程中的风险,而是高昂的治疗费用。

我们都知道生命无价,可矛盾的是,对于很多贫困家庭来说,新生命的诞生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代价。

郑清明和陈小凤,这对来自湖北乡下的农民工夫妇,就遇到了这种问题。妻子陈小凤患有高血压,又怀了双胞胎,还是前置胎盘,随时都有可能大出血,危及生命。对于现代医学来说,这些都不是不治之症,然而对于这对夫妻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钱。

贫穷,又面临这么多的凶险,才让人揪心。

由于风险较大,产妇需要尽快进行剖腹产手术,但怀孕31周的早产双生儿,只有大约50%的存活率。产妇的手术加上新生儿在保温箱的治疗,医生预估最低需要花费5万元左右,然而夫妻俩身上仅有的几千块都是借的。就像李家福主任所说的,如果没有钱,就没法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医生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鉴于新生儿科高昂的治疗费用,医生建议夫妻俩调整期望值,可是丈夫郑清明希望大人和孩子都能保住。

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生骨肉,一边是捉襟见肘的经济现状,现实就是这样赤裸裸的残忍:没钱,就救不了自己的孩子。

妻子手术需要输血,为了节省费用,他问医生能不能输自己的血。为了筹钱,他想把房子抵押给信用社贷款。他甚至想到了卖肾,医院只接受捐赠(P.S.:敲黑板,买卖人体器官是犯罪行为)。为了让孩子不受穷,他甚至想到了把孩子送给别人抚养……

与此同时,郑清明的哥哥,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挨家挨户地借遍了村里的人,这家五百,那家两千,为了凑齐救命钱,有人拿出了养老钱,有人拿出了婚礼的聘金,东拼西凑,终于勉强凑够了手术的费用。

万幸的是,手术十分顺利,母女三人都平安。在得知顺利生下两朵金花之后,母亲陈小凤幸福地笑了。

产房外,跟拍摄像师跟刚刚当上父亲的郑清明说了句“恭喜”,可郑清明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眼前巨额的负债让他焦头烂额,后续的治疗费用又是雪上加霜,日后能否负担得起养育两个孩子长大所需的费用还是问题。

在我一边啃着薯片一边打下这段文字的现在,也许郑清明正在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疲于奔命。年幼的孩子还嗷嗷待哺,巨额的债务还有待偿还。面对来自生活的重担和养育孩子的责任,成年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看了他们,我突然觉得人生好苦。

记得《银魂》里有一句话,“和你们这些少爷不同,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啊。”对于生长于贫寒农家的郑清明而言,从今而后,他也只有拼尽全力,才能让孩子活下去。

4-医者父母心

本片的绝对主人公,李家福,医院产科的主任,凭借精湛的医术在业界树立起了极高的口碑,几乎所有产科的疑难杂症、医院解决不了的高危病人,都会被转送到李主任手上。也是透过李主任,我被医生这个职业的平凡和伟大深深感动。

除夕之夜,李主任依然在手术台上坚持工作。病人家属问他怎么不休息,他调侃道,自己32号休息。可就像病人家属问的,哪里有32号呢。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这是医学生誓言的第一句话,也是医生这个职业的高尚责任。第一集一开始,产妇情况危急,可是她的身份未知,又拒绝联系家人。李家福主任对着镜头说,产妇可能有难言之隐,胎儿可能是非婚生的小孩,可那又怎样,生死关头,救命最要紧啊。

夏锦菊手术的时候,他嘴上说着必须要切除子宫,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可当夏锦菊提出保留子宫的请求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口头承诺,却也为保全产妇子宫而拼尽全力,他为又能保住子宫又能保全产妇而凝神苦思的神情,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医者父母心。

面对先天不足的早产儿和高昂的治疗费用,有些家属选择了放弃。

在第九集中,怀孕34周、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李双双10天前感觉到胎动停止了,B超显示胎儿并没有明显畸形。因为担心子宫内缺氧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给家庭造成日后的经济负担,讲求“优生优育”的丈夫和婆婆坚持要求引产。

在胎儿没有任何明显畸形的情况下,因为担心宝宝发育迟缓,就要引产,这实在与杀人无异,何况放弃的是骨肉至亲,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

产科主任李家福和医生王亚丹言辞恳切地劝说家属,不要放弃早产儿,而且如果放弃这一胎,日后再怀孕,妊娠高血压的发作会更早,孕妇和胎儿也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李双双的婆婆却说,这就像选种子一样,他们家想选一颗最优质的种子来培养。

身为医生,他们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可面对现实的困境,他们却无能为力。

5-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

也是在第九集中,董春霞和丈夫对待宝宝的态度却与李双双一家截然相反。

孕妇董春霞怀孕26周时胎膜早破,夫妻二人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检查时,医生告诉他们没希望了,劝说他们放弃。不愿意就这样放弃宝宝的夫妻俩找到了李家福主任。

一边是鼓励病人不要放弃、承诺尽全力救治的医生,一边是信任医生并全力配合、无论付出多少心血都不愿意放弃孩子的父母,这才是医患关系应该有的最美的模样啊。

虽然胎儿才刚足7个月,虽然新生儿ICU的治疗费用高昂,虽然宝宝存活率较低,但母亲微笑着说钱可以慢慢赚慢慢还,父亲坚定地说只要有希望就要尽一份力。

TVB电视剧常说的那句台词“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董春霞和丈夫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想说的还有很多。

《生门》这部纪录片,除了展现母亲诞育子女的伟大,还有很多话题可以延伸出来,诸如中国社会对后代的渴望、医疗制度的不完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家庭和婚姻生活的复杂、依然残存的重男轻女现象……

《生门》中展现的大多是积极的一面,现实的残酷却一言难尽。

繁衍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但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爱,是因为责任,是因为对生命的敬畏心。人的生育与动物的繁衍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动物的繁衍是为了延续生命,而人的生育是为了延续感情。

因为,亲人只有一次的缘分,下一世,不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了。

感觉快要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wh/563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