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可能是人类史上最神奇的现象之一。
父母一个大眼睛,一个小眼睛,孩子会像谁?
父母一个皮肤白一个皮肤黑,孩子的皮肤会黑还是白?
几乎是每对孕育新生命的父母,都会好奇的问题。
事实上,除了长相,父母还可能通过基因把一些疾病“残忍”地送给了孩子。
长相遗传的7个奥秘
相貌特征的遗传有一些普遍规律可循。按照遗传倾向或者概率的大小,分为:
近乎百分百的“绝对”遗传(包括肤色、下巴和双眼皮等)
有半数以上概率的遗传(包括身高、胖瘦等)
后天可塑的遗传(包括声音、腿型等)
肤色
它总是遵循父母“中和”色的自然法则,父母皮肤较黑,绝不会有白嫩肌肤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那么在胚胎阶段“中和”后,大部分会给子女一个不白不黑的“中性”肤色,但偶尔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况发生。
下巴
这是“不容商量”的显性遗传。比如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子女们常毫无例外地长着酷似的下巴,像得有些离奇。
双眼皮
如果父亲是双眼皮,大多数会留给子女们,即便有些孩子出生时是单眼皮,长大后多数会慢慢变成双眼皮。此外,大眼睛、大耳垂、高鼻梁、长睫毛等都是五官遗传时从父母那里能得到的特征显著性遗传。
身高
身高有70%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影响只占30%。若父母都高,孩子高的机会为75%,矮的机会为25%;如果父母中一人较高,一人较低,孩子的身高就取决于其他因素。
由于孩子的身高受多重因素交互影响,建议孩子在发育阶段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点击查看),再加上适当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身高发育。
胖瘦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孩子发胖的几率是3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孩子发胖几率是30%~60%。也有说法认为,母亲在孩子体形方面起的作用较大。
胖瘦大约有一半可以由人为因素决定,孩子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合理饮食、充分运动使体态匀称。
声音
它属于先天遗传后天可塑。通常男孩的声音大小、音调高低像父亲,女孩像母亲。但这种由于父母生理解剖结构的遗传所带来的影响,多数可以通过发声训练来改变。
腿型
这也属于先天遗传后天可塑,抛开腿长腿短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后天锻炼使双腿变得修长健美。
遗传给孩子的10个疾病
01
高血压
通过患者家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预防建议
有家族史的人,坚持定时检测血压;
控制肥胖,戒烟限酒;
限盐补钾,逐步把每日摄入食盐的量控制到6克以下,同时多吃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核桃仁、莲子、芫荽、苋菜、菠菜等)。
02
血脂异常
血脂代谢异常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遗传因素。由遗传基因缺陷所致血脂异常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遗传倾向,临床上通称为家族性血脂异常。
预防建议
最重要的是,“迈开腿,管住嘴”。具体来说:
控制饮食量,但食物种类应尽量丰富,选用低脂食物(蔬菜,燕麦等),增加维生素、纤维素(水果、疏菜、面包和谷类食物),控制体重。
加强锻炼,使热量消耗掉才不至于使脂肪在体内堆积。
03
糖尿病
父母一方患有糖尿病,子女得此病的概率约为40%,父母双方罹患糖尿病,子女患病的几率会高达70%。
预防建议
45岁之后,每隔3年做糖尿病的常规检查。
饮食方面,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的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与消耗量平衡。
常测体重,保持苗条的身材,坚持运动。
04
乳腺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家族中母亲或姐妹曾患有乳腺癌的女性,本人乳腺癌的发病机会比一般女性高3倍。
预防建议
每个月做一次乳房自检,定期到专业机构接受乳腺检查,及早发现疾病信号,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家族有乳腺癌病史,更应该多注意乳房方面的健康。
05
胃癌
绝大多数癌症不会遗传,但也有约10%~15%的癌症是遗传造成的。比如,拿破仑一家,其父、祖父、3个姐妹和4个兄弟,以及本人都死于胃癌。
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得胃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
预防建议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长期大量饮用啤酒、白酒等烈性酒,容易加大胃癌发病风险,而红酒与胃癌发病几率关系不明显。
高盐及与其相关的加工食物,同样是高风险食品。
胃癌的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共同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有医院监测有无该细菌感染。
06
骨质疏松
女孩子的骨头质量和失去的骨质,和她母亲的情况非常相似。
预防建议
提高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可通过喝牛奶、吃钙片、加强锻炼、戒烟戒酒使骨骼保持健壮。
07
老年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父母或兄弟中有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要比无家族史者高出4倍。
预防建议
有老年性痴呆家族遗传史的,50岁以后就应该进行检查。
此外,长期情绪抑郁、离群独居、文化水平和语言水平低、丧偶且不再婚、不参加社交活动、缺乏体力和脑力活动等也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08
肥胖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是重度肥胖,即患肥胖症,孩子超重的可能性是40%;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肥胖症,孩子肥胖的可能性就高达70%。
预防建议
父母以身作则,养成健康的饮食和锻炼习惯。
孩子2岁以后,应按时检查身体,由医生来判断体质指数是否正常,以便及早发现孩子的体重是否存在问题。
09
过敏、哮喘
如果父母中只有一人患哮喘或对花生酱、花粉、灰尘等某一种物品过敏,孩子有同样问题的几率是30%~50%,如果父母都患有哮喘或过敏症,那么孩子患病几率就会提高到80%。
预防建议
儿童期早治疗,可以减少成人期发病率。
坚持母乳喂养,选择过敏原少的配方奶粉。
家里尽量不养宠物,平时要做好居室、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戒烟,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等。
10
抑郁症
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
预防建议
防治应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主。
如果经常出现闷闷不乐、体重显著增加或减少、失眠或睡眠过多、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轻生念头等现象,医院检查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