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立命之学”,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修身的结果。
言上之意,人赖以安身立命之根本,归根结底,亦是修身的结果。
如《礼记》中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以“修身”为前提;又如张载所讲“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一样是以“修身”为前提。
由此可见,修身的重要性。
当然,这或许亦是古人为什么会把“修身”作为安身立命乃至成就功业之前提的道理吧!
甚至可以说,“立命之学”其实亦是以“修身”为主。
何以见得?
古之圣人图我们先看《了凡四训》中的说法,即: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在这段话中,作者讲“修身”,说到底,就是积德以改变命运或天命的事。
所谓“修”,指的是人的身上有一些些过失或罪恶,那就应该像治病一样,把过失或罪恶完全去掉,这就是“修”,即纠正、改过之意。
讲到“俟”,则是更深层次的“修”,即等到“修”之工夫深了,这个时候,人不但可以进入到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非份之想,而且也可以把心里的那些妄心杂念斩掉断绝,不再受其所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