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影响 >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与诗词的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与诗词的

发布时间:2023-3-7 12:38:56   点击数: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纳兰性德的评价。“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是曹寅在《题楝亭夜话图》中对纳兰性德寄寓的相思。

这位被誉为“大清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于大清顺治十一年(公元年)农历腊月十二日,诞生在京师明珠府邸。

纳兰性德的一生,可谓是辉煌而短暂。他出身名门,正黄旗下的纳兰氏,是满族最显赫的八个姓氏之一。降生之时便拥有着众人可望而不可得的富贵与荣华。也正因如此,他将一生仕途顺畅,官运亨通。

可是这样的人生,却只持续了三十一年。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一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年少有为、初尝世事时期

纳兰性德,本名纳兰成德,字容若,名字是后来为了避太子的讳改的,现在多以纳兰性德有名于世。

他出生那年,他的父亲二十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长子诞生,身为父亲自然是寄予厚望,与妻子一起,着力培养纳兰性德的文学素养,请来顾贞观作为纳兰性德的老师。

在多方面培养之下,纳兰性德不负众望,十岁便能作词。

后人常说,在纳兰身上,总能看到那位几百年前的南唐后主的身影。

不错的,这一时期的纳兰作的词,已然显现:

梅梢雪·元夜月蚀星球映彻,一痕微褪梅梢雪。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蛾眉,特放些时缺。

由这首词,纳兰性德的文学素养可见一斑。作这首词的时候,纳兰性德不过幼学之年,想象力便如此丰富,令人不禁感叹纳兰性德天赋之高。

诗词之中,也见到了不少神话和传说,如厕神紫姑、嫦娥窃药等,这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期的培养。

梅花

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只有天赋而不加以培养,怕是会落得方仲永的下场。

先天素质与后天教育只有有机结合,才能使孩子获得全面而持久的发展。

他十七岁到太学学习,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但在十九岁的时候染了疾病,没能参加殿试。

人的一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先天的条件赋予人们无限可能,但恰好上天既是给予者,也是剥夺者,给了纳兰性德之前的顺利,也给他留下了遗憾。

虽说没有参加殿试,未能上榜,但纳兰并没有放下文学,而是继续阅读,继续他所热爱的文学事业,主持编撰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和《渌水亭杂识》。

与此同时,他结实了顾贞观,结识了自己一生的至交好友们。

与顾贞观的相识算是误打误撞,顾贞观为了解救自己的好友吴兆骞而来到京城,也是这时,顾贞观的才气为纳兰明珠所欣赏,请他做了纳兰性德的老师。

两人一见如故,亦师亦友,说尽心中无限事,彼此是知己般的存在。

纳兰性德有词:

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性德称自己为“德”,说自己本是狂放不羁之人,也代表他与友人坦诚相待。词中多用典故,“有酒惟浇赵州土”一句,说的便是喜好结交好友的平原君,“青眼”代表了他的尊重,这也是有典故的。

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他是个爱憎分明的人,在面对自己尊重的人时,露出青眼,在面对自己不喜的人之时,露出白眼。

在这里,青眼表示的便是纳兰性德对顾贞观的尊重。

在这一时期,纳兰性德也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初恋——表妹。

这位表妹的存在与否,目前尚有争议。可纳兰许多词作,均与这位表妹息息相关。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一生一代一双人,是纳兰容若许给表妹的誓言。可造化弄人,与他互为青梅竹马的表妹,与他终究不能终成眷属,为了稳固朝中地位,纳兰明珠将这位表妹一手推至选秀场,最后这位表妹成了皇宫里的妃子,成了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关系的纽带。

初尝世事的纳兰性德痛不欲生,年少的血气方刚让他不顾后果地假扮成喇嘛随行入宫,可最终只是两人远远地望了一眼,无言诀别。

或许是有遗憾的,或许,又没有遗憾了。

在这个阶段,纳兰性德收获亲情、友情和爱情,尽然并不全都是那么完美,但于纳兰性德一生而言,年少时是他最快乐的时期。

二、初入仕途、再尝世事时期

康熙十六年,纳兰容若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官职——御前侍卫。人人皆知纳兰性德以词闻名,可这个官却是武官。

其实则不然。

纳兰性德自幼学习六艺,射御礼书骑术无一不通,武艺也是十分高超的。作为御前侍卫,纳兰性德多次随圣上出行,也随军出征。

在一次出征北上之时,作下流传千古的《长相思》: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文韬武略,温润如玉,美名远扬,这一时期,纳兰性德的父亲纳兰明珠,和一位汉人官员徐文元一同担任经筵讲官,也就是为皇帝讲解经文的角色。这无疑大大拉近了纳兰家,乃至纳兰性德与皇帝的关系。

担任经筵讲官后不久,纳兰明珠又擢为尚书,地位上升不少。

封建社会政治场上最常见的情况出现了——联姻,纳兰性德迎娶了自己第一位妻子卢氏。

卢氏是当时两广总督的女儿,与纳兰家可以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卢氏的出现,让纳兰性德从痛失表妹的阴影之中走出来,一切已成定局,纳兰性德接受了现实,也接受了这一段感情。

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婚后的生活也是十分和谐。卢氏是纳兰性德用情最深的一位妻子,可惜二人成亲之后,好景不长,卢氏死于难产。纳兰词三百余首,三分之二皆是为卢氏作的悼亡词。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纳兰性德写的第一首悼亡词:

青衫湿遍·悼亡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短短的一首词,将纳兰性德的亡妻之痛挥洒得淋漓尽致。那时安慰自己的妻子已然逝去,无人挥动剪刀为他缝补衣衫,也不再有那个害怕自己独处的小女人在屋中等他,以为是梦一场,可梦醒来,一切还是真实地发生了。

在这一时期,纳兰性德虽步入朝中,有了自己的官位,可是失去了自己的挚爱结发妻子。

人生总是有失有得的,有时命运会给人希望,可有时,失望的打击可能更为沉重。

三、历经百态、饱经事实时期

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官场沉浮,勾心斗角,阿谀奉承自然是必不可少,可纳兰性德不一样。

他有自己内心坚守的一隅净土,以他的文才,若要开口奉承,没有人会是他的对手,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这一首词,写出纳兰性德对自己人格的肯定,与那些开口谄媚的俗人划清界限,坚守自己的内心净地。

当然,理想与现实总是充满了激烈的冲突。

纳兰性德的出身与处境决定他不得不走官场这条路,既然已经身为皇帝的御前侍卫,便不能过自己与诗词为伴的诗意生活。他不以自己的身份自夸,而是化自己的万分无奈为一句:“不是人间富贵花。”

兰花

卢氏亡故后,他开始信佛法,以慰亡妻之痛。但身为纳兰氏的继承人,他不能一直逃避下去。在卢氏去世后,他躲避了三年。三年后,纳兰性德迎娶了官氏,也来自是与纳兰家门当户对的家庭。

与卢氏不同,官氏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子,也并非纳兰性德所爱。可天命所致,无可奈何,纳兰性德又将心事寄寓词中:

点绛唇一种蛾眉,下弦不似初弦好。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素壁斜辉,竹影横窗扫。空房悄,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下弦与初弦,是纳兰性德恰当的比喻,也生动地写出了自己的心思。

政治场上的苦闷,婚姻中的不满,纳兰性德在这一时期是并不快乐的,而他又将这份五味杂陈的情感写成词,字里行间表达着自己的心境: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此刻的雪不似那年塞外“风一更,雪一更”的壮美,夜也不是当年的新婚夜,月夜之中,词人早已没了那年的期盼,纳兰性德以“人间惆怅客”自喻,感叹自己的余生,都要在泪纵横和断肠声中回忆了。

康熙二十四年,那年纳兰容若三十一岁,五月三十日,那天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卢氏的忌日。

却刚好在那天,纳兰性德离世。

也许是上天的垂怜吧,让他与爱妻在不同年的同一天离世,也算是补上了一段缘。

纳兰性德传奇的一生,至此结束。

上天给了这位宠儿显赫的家世和疼爱他的父母,却也在不断与之开玩笑。

试想——

倘若当初纳兰性德未入仕途,做个快意潇洒的词人,是否结局便会不同?

倘若当初纳兰性德与初恋表妹终成眷属,是否那些悼念卢氏的亡词便会不复存在?

倘若当初皇帝命他做个文官,后来的他是否会更快乐?

我们无从知晓。

既然命运安排至此,我们要么顺从,要么反抗。顺从与反抗,都是自己的抉择,不必抱怨他人。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yx/99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