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是指自身能够管控自己的思想、注意力、情绪和行为来应对外部的环境和发生的事件。这其中也包括能够根据现实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观念和反应的能力。虽然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的确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
自我调节涉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它是一个极为复杂漫长的过程,每一个孩子要从一点点约束自己开始,直至最终可以基本独立。成人要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不可以做。有时候,培养孩子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从共同调节入手,即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成人试着与孩子共同承担一些责任,或者将一个目标拆分成可操控的若干部分,这样一来,孩子可以经常感受到进步和成功。共同调节可以让孩子在不断取得成功的同时一步步走向独立。
还是以上厕所为例来说明共同调节的好处。孩子第一步可以做到在想上厕所时示意成人,并且在脱裤子时配合成人。第二步是可以做到自己独立脱掉裤子,但还得依靠成人给他擦洗。最后一步就是他自己可以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中的所有步骤。将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切实可行的阶段能够减少或避免孩子产生挫败感,同时能让他们觉察自己的掌控能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脾气”是孩子情绪失控的表现,当他们既想独立,又想依靠他人,却无法同时把握两者的尺度时,就会产生挫败感,表现出跌坐在地上、大喊大叫和挥舞胳臂等行为。这时候成人如果能保持冷静,对孩子给予理解,就能帮助他们逐渐恢复正常。反之,如果成人反应过度,急于控制孩子,就会干扰孩子学习掌控环境的进程。接纳发脾气的孩子,并且在必要时帮助他们重获自控力,对孩子日益强烈的自主意识是有好处的。在孩子恢复正常后,成人可以给他们建议一些其他的方法,帮助他继续实现目标。
看看你是否会使用下列有助于和孩子共同调节的方法:
为孩子提供可预知的日常安排;
和正在玩耍的孩子交谈,把前方的物品提前指给他们,让他们集中注意力。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比如拿一个玩具),但同时要和他交流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在给孩子指令时,使用简短、易懂的句子,对他们的行动做出评价,并且鼓励他们进行各种尝试;
将比较复杂的事情(比如自己独立吃饭和上厕所)分成可掌控的几部分,这样可以让孩子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孩子受挫或失控(发脾气)时,要保持冷静,并给予他们帮助;
不要对孩子过度反应或对他们控制太多,应当使用积极关系五要素法:热情、接纳、真诚、共情、尊重;
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地板时间”,让孩子充分学习和实践社会交往的技能。
关于我们
广州希乐园教育中心三元里校区专注于自闭症、多动症、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群体的康复服务,以及普通中小学生的专注力、感统、心理疏导等干预。
办校以来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结合“承载希望,传递快乐”的教学宗旨。依据ABA应用行为分析疗法、RDI、PCI、PRT、言语矫治、音乐疗法、感觉统合等训练方法,组织家长实地参与培训,及室内外拓展演练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进行综合性康复训练。主要课程有:认知沟通课、言语治疗课、集体课(音乐、美劳、游戏等)、感统课、社交游戏课、亲子课、提升班等。通过对儿童发展现状进行精准化评估,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及训练目标,让孩子们更早适应环境,融入社会。
树叶因风而动,雏苗因土而长,瀑布因流而成,天空因飞鸟而生动,海洋因珊瑚而神秘,生命因孩子而延续。关爱儿童,守望未来,让我们一同陪伴孩子成长,期待孩子能在这花花世界中绽放自己的光彩!
服务承诺
你若放心托付,我将全力以赴!
--------------------------------------------------------
联系人:
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