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家长把好动的孩子说成多动症,把抽动症也认为是多动症。多动与抽动有什么不同呢?儿科医生和你说:
1.多动症又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神经行为障碍。而抽动症是指以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2.多动症的宝宝智力基本正常,但会因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学习,学习成绩差。抽动症可分为暂时性和慢性,有的甚至持续终生。暂时性的抽动一般不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慢性的抽动可影响儿童的学习。
3.多动症的宝宝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缺乏控制力、易兴奋,很难完成精细动作。抽动症主要是以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可以有眨眼、耸肩膀、扮鬼脸,可伴有发声,如清嗓子、吸鼻子。多动症绝无抽动,这是区别关键。抽动症的宝宝可以合并多动症。
多动症的十大迹象:
1、不喜欢或回避那些需要持续保持注意超过1或2分钟的活动;
2、开始一项活动片刻后即失去兴趣,并开始做其他事情;
3、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说话过多,制造多得多的噪音;
4、爬上不应该爬的东西;
5、4岁时仍不能单脚站立;
6、几乎总是坐立不安——不断踢腿或抖腿,或在座位上来回蜷曲身体;坐几分钟后“必须”站起来;
7、因什么都不怕而陷入危险情境;
8、与陌生人熟络太快;
9、对待玩伴一贯富有攻击性;因攻击行为被幼儿园或日间照料机构开除;
10、在不应该移动太快或跑步时,由于上述行为而受伤。
若幼儿存在2个或更多的上述症状,应转诊至具有诊断及治疗学龄前儿童ADHD专业经验的临床医师。
(以上内容转自医脉通)
关于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的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