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在我院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活动现场,十几位家长围在儿保门诊副主任医师苏玲面前,咨询各种问题“大夫,您给看看我这孩子是不是矮小症”“我的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成绩也差,是不是多动症?”“我的孩子七岁了还尿床是怎么回事?”“我家宝宝最近经常闹夜,请您帮忙看看。”……苏玲一方面给孩子细心检查,一方面给家长耐心解释他们心中的困惑。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保健要求,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儿童进行系统的保健管理,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正是苏玲成立儿童保健门诊的初衷。
健康体检,呵护孩子成长从孩子出生后一个月开始,杨女士一直带着孩子定期到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健康体检,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如今孩子已经18个月,宝宝各方面发育正常,抵抗力也很好。然而像杨女士这样检查为孩子进行健康体检的家长并不是很多。苏玲告诉笔者,很多家长总是凭经验、凭肉眼观察判断孩子是否健康,比如有的家长凭经验认为自己的孩子营养充足,可体检时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年龄与体重”、“身高与体重”等标准衡量,从这个孩子的生长速度看可能是营养不良。
一个月前,一位妈妈来体检时发现,她的宝宝从出生时的3.4公斤,一个月时间降到了2.6公斤。苏玲听了这位妈妈的叙述并给孩子进行营养评估后,了解到因为这位妈妈担心孩子撑着,奶量不足,喂养不当导致宝宝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苏玲为其进行喂养指导,孩子一个星期后增长到2.83公斤。
“婴幼儿时期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导致儿童不可逆转的生长和认知发育迟缓,而定期进行婴幼儿体检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再比如有的幼儿7个月还不能翻身,8个半月还不会扶东西站立,那就需要及时找到原因,进行相应的功能干预”苏玲提醒说,进行儿童保健的年龄段分别为1、3、6、8、12、18、24、30月龄,3岁以后至少每年一次。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等更应到该科定期随访。她会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管理方案,提供生活习惯、营养、疾病预防等相关方面的指导,让更多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
为矮小症患者带去福音今年5月,纪女士带着3岁的女儿找到苏玲时一脸担忧,因为孩子只有93公分。“以前也没注意过,孩子上幼儿园时才发现她比同龄孩子矮了一截,这才慌了。”纪女士说。在儿童保健门诊,苏玲为孩子测骨龄,发现孩子的骨龄与年龄相称,认为她现在并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只需要增加营养并适当增加运动量改善睡眠不给孩子压力就可以,半年过去,纪女士的女儿已有97公分,半年的时间长了4公分,这让纪女士高兴不已。
而王先生9岁的儿子同样也有着身材矮小的困惑。苏玲通过问诊得知,孩子3岁之前因为营养不良导致身高比同龄孩子都矮,苏玲对其进行评估后发现,孩子3岁之后的生长速度都是正常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进一步明确生长激素分泌正常,属于特发性矮小症,对孩子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后,经过3个月王先生的儿子增长了3公分。
苏玲说,相关调查显示,矮小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由于家长对矮小症的忽视和误读,得到治疗的孩子微乎其微。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她通过坐诊发现,一方面,3岁之前的孩子与营养有很大关系,营养差了,孩子的生长速度接着就会减慢,如果孩子在2岁之前可以健康评估,很多矮小症的孩子很早就能发现。另一方面,性早熟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影响终身高,所以対于年龄偏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