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她6岁—9岁期间曾经有过抽动症。这对于她个人,是个隐私,我也很想为她保守这个隐私。
可是,为了让更多的父母不要走我曾走过的弯路,让更多的孩子们快点好起来,我不得不通过博客的形式,把孩子的这个秘密公布了出来。
若干年后,如若孩子知道,因为她,很多弟弟妹妹免受了她曾遭过的罪,没走她曾走过的弯路,比她更快地变成了阳光明媚的健康孩子,她一定不会怪罪她妈妈的。
为什么叫“自愈”而不叫“治愈”呢?因为在这三年里,她没有服用过治疗抽动症的任何药物,也没接受过诸如针灸、推拿、按摩等等任何治疗,她完全是“靠自己”好起来的。当然,这个“靠自己”,其实是“靠父母”。
我越来越相信,“抽动”,它不是“病”,顶多算个“症”。这个“症”,不光反映了孩子体质、性格方面的弱点,更反映了我们所处年代的“病”,以及生活在这个年代的父母,身上的性格缺陷。所谓“症”在孩子身上,“病”在父母身上。
首先,我们的教育体制太极端、太扭曲孩子的天性。
教育产业化,就是让原本长期才能出成效的“育人”,变成短期出成绩的“争分”。学校要能良性发展下去,只有只争朝夕、分数至上。
为此不断方法手段创新,无所不用其极。培优,让优秀的孩子背负考名校、为母校争光(挣钱)的重任,透支身体;补差、退差,让不那么擅长读书的孩子,更是天天题山题海,苦得掉渣。
但是,我们一味指责体制没有任何意义,维尼老师说的这句话很实在。
体制也没说不允许普通孩子的普通生存状态,关键还是父母允不允许。
可怜的焦虑的中国父母们呐,一生只被允许养育一个孩子。假如这个孩子不成才,将来是个扫地的,推板车的,倒垃圾的,哪怕是个小卖店售货员呢,那就意味着做父母的人生失败。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趁有生之年,自己对孩子还有影响力,都抓紧“育才”。于是,大量的培训班涌现了。家长们不顾孩子的承受力,课内课外,白天黑夜,除了学习、训练,就是训练、学习(注:此处也包括所谓以“玩”为宗旨的训练班)。
孩子天性应该是怎样的?至少在3-6岁,孩子应该是成天在太阳下打游击、挖沙子、打架打滚、乱跑乱窜的。一个词概括:自由。除了吃饭睡觉,没有任何精神负担和必须完成的任务。爱干嘛干嘛。
可是,我们的孩子有吗?抛开那么多的钢琴、画画、古诗、早教不说,即便是出去玩,为了保护这根独苗,身边也必定有个大人跟着。至少有一双眼睛,24小时全天候地盯着孩子。
稍有不测,比如衣服弄脏了啊,摔了一跤啊,大人就马上现身,说不定紧接着还有一长串的说教和约束。所以,我们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永远地失去了自由。
自由,孩子失去了自由,永远在干他们不爱干的事,永远在大人的眼皮底下活着,无处可逃。他们憋屈,但无力反抗。稍稍弱些的,只好以“抽动”这种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对抗和抑郁。我要返老还童,生活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觉得不抽动才怪呢。
大体看来,有抽动症的孩子,身边一般都有一个细心、有责任心、有追求,但实际内心无定力、易焦虑、自控能力差的家长。
我就是这样的典型家长。有责任心本是好事,但太有责任心,就容易发展为一种心理需求,即内心要获得平静,必须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换句话说,就是喜欢控制局面,控制别人。这样的人,也许事业不错,适合指挥别人,但绝对不是当父母的好料。
一方面喜操控,另一方面又脆弱、焦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孩子就遭罪了。孩子是最近、也最容易被操控的对象。
家长借爱孩子、关心孩子之名,却行着“满足自己爱操控心理需要”之实。想想啊,孩子多苦,没自由,被操控,不得抽动症,那一定也会得别的症。
孩子抽动了,家长们一定要首先检查自己:是不是内心出问题了,比如是否真的有健康的培养孩子的目标?假如目标偏离了孩子成长的天性,打算纠正吗,怎么去纠正?自己性格中有没有上述缺点?假如有,打算去克服吗,怎么去克服?真正疼爱孩子的家长,请你们至少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交谈、学习、思考,来回答上面这几个问题。假如你给出了漂亮的回答,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回答,你的孩子就有救了。
在此期间,请你们全然不要管孩子的症状,不论多么严重,都不要管,最好的是全体家庭成员统一起来,对孩子的“症”,视而不见,一心一意,尽心尽力,治好家长身上的“病”。
爸爸妈妈们,不要小看这点小小的要求。假如你能做到,你就已经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你孩子的康复,是指日可待。
做到这一点,医院看病,吃任何一个名医的药方,补任何一种维生素康维他,吃任何一种食疗补品,喝任何一种红豆汤绿豆汤猪脑汤,都要有效得多。
看懂了我上面所说的,就一定会相信: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网友
年3月
海夫人:这篇分享,我本来想放到我的书《爱是最好的良方》中的精选个例里,在网上联系家长被家长拒绝了,出于真心,我提出电话沟通,电话中家长还是委婉拒绝了我,如同她在文章中表达的:“我的孩子。。。曾经有过抽动症。这对于她个人,是个隐私,我也很想为她保守这个隐私”,她不想透露她的任何信息,尤其包括她的孩子的任何信息。
海夫人在青岛办的第三次抽动症分享交流会,现场来了一个孩子已经痊愈的家庭,妈妈带着孩子来了现场,孩子也上台分享了,但是妈妈告诉我,一定不能录音录视频,她要保护她的孩子,这个属于孩子的隐私。我当然是照办,尊重妈妈的选择,和妈妈一起保护属于孩子的隐私。
海夫人这里分享的所有个例都是真实的,也都征得本人同意,家长或者本人不同意的都不会分享出来。
比如这篇分享,这个妈妈甚至连自己的网名都不想透露,她要求我在网络上转载分享的时候,不透露任何信息,她只希望大家借鉴经验就好!
这篇分享是家长年写的,我电话和家长联系的时候是年,现在这个孩子早已经成年,应该在上大学。
有一个事实,大部分抽动症孩子的家长都不想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抽动症,我接触的包括孩子的抽动症已经彻底好了的,比如这个个例里的妈妈。
说心理话,那些孩子的抽动症已经好了的家长,到后来我都无法联系上,真的,我只是有幸,可能会听到家长报告的好消息,通常告诉我这个好消息后,多数家长从此便消失在网络上。
有次我为了找一个家长,可谓挖地三尺,结果家长怎么也联系不上,家长没联系上,联系上孩子了,孩子告诉我自从他好了,他妈妈就再也上网了。
不管怎样,还是感谢家长的分享!
希望有一天,大家对于抽动症像对多动症一样,能够接纳,并且普遍认识,不会诧异,不会大惊小怪,不会如毒蛇猛兽般避之不及。
我们的小妥妥,棒棒哒!
海夫人QQ
年5月30日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