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与世界同步
文丨网络
图丨网络
编辑丨小扣
0
距离北京公里,伸向太平洋的半岛最顶端的地方,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的王江民在那出生。人生赋予他的,似乎是一条注定不可能成功的路。
出身农村,3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终身残疾。初中毕业,直到20岁才有街道工厂愿意接收他做学徒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人生,已经没有再向上走的机会。
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计算机编程,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年,和计算机打交道的中国人少之又少。王江民也不例外,30岁那年,他连电脑都没见过,更别说接触编程。
直到38岁,王江民才开始自学编程,发现电脑病毒并选择与之较真,投身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当中。
一遍遍的实验,一次次的重来,最后做成了一个叫“KV”的杀毒软件。
凭借着自己开发的程序,王江民在中关村一周便赚了万,从而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到年时,他的软件已成长为“KV",之后便成为了中国的“计算机杀毒之父”。
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计算机报》的记者报道说:“都说中关村不相信传奇,但我们确实看到了。”
这句话说的,就是王江民。
江民杀毒软件,后来被人们耳熟能详。
20年前搭上编程这艘巨轮的人,20年后已然成为商业巨鳄,计算机成为“极少数人”跃迁的跳板。
现如今,对于从小接触电子产品的00后一代,编程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01
编程——跃迁的跳板
叶珈宁——北大降分录取
99年出生的他,父母只是普通的银行职员。
在其他孩子挑灯夜读,为成绩发愁时,北大已经为叶珈宁先是降分,后面直接改为免试录取。
叶珈宁从小就非常擅长信息学,不仅多次获得省市级和国家级的信息学竞赛奖项,年6月还去印度孟买参赛并获奖。
叶珈宁说:“信息学是比较新的学科,部分身边的人并不支持,担心我会因为信息学或者编程而沉迷于电脑游戏。
为此妈妈多次与我沟通,我一再表示真正喜欢信息学喜欢编程后,妈妈才同意并全力支持。”
正是他在信息学上的极大天赋,北大愿意降分分录取叶珈宁,有网友称,这是史上最牛的通知书了,而叶珈宁其实早在高二时就知道自己将进入北大。
乔布斯曾经说过:
编程重要的是我们把它当做思考的镜子。它会教我们一种思考方式。
许晟伟——北大降分60分录取
在高考之前,许晟伟在全国信息学奥赛上获得了铜牌,也因此获得了北京大学降60分录取的资格。
“编程学习,兴趣很重要”。许晟伟告诉记者,“最开始,我只想为自己做一款小游戏,随着后台的深入研究,我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领域,编程很神奇,它可将我的创意全部实现出来”。
毛嘉怡——高二保送清华
在第34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高二女生毛嘉怡、高二男生陈博涵、高一男生范致远三名同学拿到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
在近名参赛选手中女生比例不到十分之一,而毛佳怡从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第七名,女生中排名第一。
他们因编程变得不平凡。
02
学编程已不是程序员的专项
有很多家长都以为学编程以后就是要做程序员。
朋友前天跟我说了个事,听完后让人不禁感叹:现在的小孩子真是太厉害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天晚上,朋友开车带上二年级的小侄子去吃饭。车启动后,导航软件语音提示一句:“夜间行驶,请注意安全。”没想到旁边的侄子口出惊人,他说:“这是一个ifElse条件判断,如果程序判断不是白天时间,就会执行夜间模式。"
朋友简直惊呆了,如果没记错的话,条件循环判断应该是高一的数学课本讲到的吧!难道家族里出现神童了?
掩饰掉吃惊的表情,他问:“你怎么知道这些的?”没想到侄子微微一笑,好像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他说:“我跟隔壁家大哥哥玩一个编程游戏的时候,他们这样教的。我学得快,大家都夸我是神童,我还知道为什么我们楼道的灯会没有开关也能自动打开呢,这是条件判断+声控感应器……”
朋友这才想起来,隔壁的五年级孩子确实在学少儿编程。
朋友说,以前一直对少儿编程存在误解,总觉得孩子学编程会不会拔苗助长啊?这下算是明白了,儿童编程和代码编程不一样。
从小接触编程对知识体系的建立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侄子现在跟他讨论问题,条分缕析、简直比自己考虑的还全面。
以前看过一段视频,关于#编程向未来#,科技强国梦的话题,让我们与群星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让更多的青少年创意编程,建设网络强国!视频包含了周冬雨、李晨、佟丽娅、郑恺、周笔畅、张一山、刘昊然、吴磊等众多明星,共同发声“每个孩子都该学编程”。
之前我们讨论过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说我们的孩子将来一定要做程序员,单单是社会的大环境趋势下,懂编程就是像我们现在得全面电脑办公一样的基本必备技能。
成为人工智能的创造者与主导者,是孩子们不被时代淘汰的最佳路径。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
少儿编程、思维导图、亲子教育等方面的资讯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