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聊了为什么先心病患儿容易得其他疾病?
今天,我们来聊聊
为何有些先心病患儿术后需要呼吸机支持?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后患儿存在胸壁创伤、手术刺激、腹胀和术后疼痛,使得胸壁、腹壁及膈肌运动受限,影响肺泡的膨胀,降低肺容量、功能残气量(FRC)和肺活量(VC)。
FRC严重降低可引起小气道狭窄和关闭,使通气/灌流比例失调,肺内分流量增加,导致术后低氧血症。同时体外循环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更进一步加重术后FRC降低、肺功能障碍。
有报导,胸部手术后的24小时内,VC可降低50%~75%;术后5~7天,VC仍只有术前的60%~70%;一般要术后4~8周才能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因此术后早期仍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
而呼吸机的撤离是一个逐步降低呼吸机参数,逐步由自主呼吸代替机械通气的动态过程,它要求连续不断地评估,直至患儿苏醒,心肺功能稳定,其他各器官和系统功能恢复。
先心病术后若无并发症则绝大多数患儿可快速顺利撤机,而对于心功能处于临界状态或存在其他并发症的患儿,撤机是一个复杂的、易于反复的、且不易成功的缓慢过程。
什么是呼吸机?
呼吸机是一种人工装置。它可以借助其机械力量,将空气、氧气或空氧混合气压入肺内,产生或辅助患者的呼吸动作。
使肺间歇性膨胀,达到增强和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或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目的的一种治疗措施或方法。
随着电子和机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呼吸机的性能日臻完善,其适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和普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