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护理 > 孩子频繁出现眨眼撅嘴发怪声等表现,当

孩子频繁出现眨眼撅嘴发怪声等表现,当

发布时间:2021-2-26 5:34:06   点击数:

按+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家长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路过小商店,孩子向自己忽闪忽闪地眨着“大眼睛”撒娇要买零食吃;跟小伙伴吵架了,孩子就撅起个连酱油瓶都能挂上的“小嘴巴”回家向自己告状……上述种种,均是人在孩童时期的“可爱”表现。但,如果孩子有频繁地做眨眼、撅嘴、弩鼻、摇头、耸肩、清嗓声等“小怪动作”的习惯,你就要注意啦!这已不是“可爱”,而极有可能是小儿抽动症的预警信号,处理不慎或拖延治疗,会给患儿带来心理影响。案例:小孩总是挤眉弄眼,到底怎么了

宝妈:我家小孩老是挤眉弄眼,一身臭毛病,怎么骂、怎么教育也还是改不过来,看了眼科也没用。

邻居:该不会是抽动症吧?医院看看中医吧。

儿科医生告诉您小儿老眨眼睛并不一定是毛病,请警惕小儿抽动症,小儿抽动症出现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具体表现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

而这些现象家长们常常未予重视,有的很多都是去看眼科,以为是眼睛疾病,直到病情加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意识障碍才前来就诊。

什么是小儿抽动症

抽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又称抽动障碍(Ticdisorders),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严重者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等症状。

有哪些临床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眨眼、斜眼、扬眉、皱眉、咧嘴、耸鼻、作怪相等;

头颈部肌肉抽动:点头、摇头、挺脖子、耸肩等;

躯干部肌肉抽动:挺胸、扭腰、腹肌抽动;

上肢抽动:搓手指、握拳、甩手、举臂、扭臂;

下肢抽动:抖腿、踢腿、踮脚甚至步态异常;

喉部肌肉抽动:异常发音,如干咳声、吼叫声、吭吭声,或随地吐痰,或发音时重音不当,或有时不自主骂人等。

小儿抽动症的病因

小儿抽动症病因很多,主要病因如下:

01精神因素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压力大,学习负担重,对其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

02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抽动症一重要因素,家族中有抽动症的后代患此病概率大很多倍,抽动症的遗传方式是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以男孩比女孩的患病率高些。

03感染因素

肝炎、水痘、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鼻炎、各型脑炎、严重的感冒等各种感染后,尤其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突发严重抽动。

04其他

如围产期损伤、产时窒息,孕妇有抽烟、或生产困难,儿童长期服用中枢兴奋剂或者抗精神病药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

医院儿科

治疗特色

针对这种病症,现儿科推出中医特色治疗,运用传统中医中药疗法,辅以针灸等治疗方法,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已先后治愈不少顽固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小孩,无再复发。

01中药“熄风汤“

中医认为此病为肝风内动,痰火上扰所致。治疗当以平息内外之风,清火化痰,筋脉通润,心静神宁,则病自缓解。

02针灸治疗

针灸就调理阴阳为主,主要以头针(督脉、运动区)为主,配合体针、阿是穴。

03家庭自我调护

由医生讲解一些常用的穴位敷贴与按揉,以及平时饮食调理及注意事项。

禁忌白天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看书、看手机、电脑等,科学用眼;避免受凉,预防感冒,适当运动,锻炼身体;忌过凉、过辛辣、油腻食品,保持心情舒畅。■

专家风采

罗金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儿科医生专家介绍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药协会小儿推拿分会委员,先后在广东省中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学习,对小儿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对小儿急性胃肠炎、腹泻、积食胃肠道疾病;小儿针灸治疗小儿脑瘫、面瘫、多发性抽动症、多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丰富的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为养生深圳综合整理,版权归养生深圳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长按解锁获取更多健康养生知识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hl/630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