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失眠夜
“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孩子生病了呢”
我的孩子月月原本挺活泼的,常主动与我分享心事。她很乖,是大家眼中的“别人家的好孩子”
月月上了高一后,状况出现了变化,她入睡越来越晚,吃饭也没有胃口,开始为小事发脾气,我甚至还在她手臂上发现了了几道浅浅的划痕......
我知道,月月学习压力很大,每天作业写的晚。原本的好友去了别所高中,在新学校交不到朋友,月月感到很孤单。
但哪个孩子不是这样?我想着:“有压力才能磨练人,熬过段时间就能好了吧….”
结果,月月的情况更糟了,频繁的请假,渐渐的不愿意去学校了,也不和我们沟通。我知道不对劲了,与医院。
医生告诉我们,月月生病了,这个病叫情绪障碍,需要接受系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医生特别叮嘱,家长也是治疗联盟的重要角色,让我和孩子爸爸一起学习正确的疾病知识和沟通照顾技巧。
我们和月月一起努力,在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后,月月的情况渐渐好转,还主动提出下学期回学校。
但今天饭桌上,我跟孩子爸说了月月几句,让她不要老是呆在房间里,少玩点手机。月月便大声吼道:“你们都不懂!”冲回房间,“啪”的甩上了门……
晚上,我躺在床上,思绪如泉涌:
“才约定好科学使用手机,怎么不听了?”
“孩子脾气那么大,是不是又要发病了?”
”是我逼的太紧了,给孩子太多压力吗?“
“要不我别再提要求了?让孩子自己决定吧…”
“究竟要如何沟通,孩子才听得进去呀!
"怎么偏偏是我孩子生病了呢?"
"也怪我,以前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
辗转反侧,问题越想越多
今晚,又是一个不眠夜……
年,国内的一项儿童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中国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约为8.10%-11.10%,
其中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品行障碍、多动症等疾病位居前列
在这个群体的背后,
有千千万万位的“月月妈妈”和“月月爸爸”,
跟孩子一起,经历着疾病带来的冲击、迷茫、纠结和无助,
学习着牺牲、妥协、接纳和改变,
在少有人走的路上,持续前进着。
大家的眼光常聚焦在孩子身上,
却容易忽略家长也是需要关心的群体。
各位家长,你们辛苦了,
在这条康复的路上,你们并不孤单。
本期是“树洞”专题
内心的疲惫、不能表露的情绪、无人诉说的言语
都可以放到“树洞“中
我们将收集、整理并且推送
让家长们的经验和感觉流动起来
从而获得释放和支持
当孩子确诊精神疾病,
作为家长的你,正在经验什么样的生活?
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感受到什么样的压力?
哪个时刻让你感到疲惫?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