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护理 > 孩子太闹腾,到底是因为活泼还是多动症

孩子太闹腾,到底是因为活泼还是多动症

发布时间:2021-4-22 20:22:26   点击数:

娃娃上课爱走神、不喜欢写作业

调皮捣蛋难教育?

小心!

孩子可能患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许多家长还蒙在鼓里

表面上看,娃儿只是好动、坐不住

甚至显得比其他孩子更加聪明伶俐

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

这难道不就是娃娃的“天性”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娃儿调皮到底是不是病!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是“多动症”吗?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动症”,是一种诊断明确的临床疾病,英文缩写为ADHD。孩子表现为持久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给其生活、学习和社交带来很大的困扰,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就应该引起重视,医院检查了。

1.坐立不安

2.吵闹,制造噪音

3.兴奋,冲动

4.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

5.不能完成他/她开始从事的事情(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

6.好争吵

7.行动不加思考

8.爱发脾气(爆发的和无法预料的行为)

9.对抗行动

10.不合作

“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多动症,是因为多动症会对孩子的学习、亲子关系、就业、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产生广泛而不利的影响。

多动症常引起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低下、自尊心受挫,影响升学和就业。

多动症的孩子很难教育和管理,父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仍无改善,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成年后可能因为受教育年限短、学历低,不能从事理想的职业,社会经济水平低。由于工作表现差,容易被解雇或更频繁地换工作。

对抗“多动症”的方法

认知行为训练: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自我指导训练、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治疗方法,运用认知行为技术,训练多动症儿童的自我控制、自我指导、多加思考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的目的在于使儿童养成“三思而后行”及在活动时养成“停停、看看、听听”的习惯,以达到自我调节。

社交技能训练:大部分多动症儿童存在社交技能不足,可通过指导、示范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多动症的治疗需要医生、家长、儿童以及老师紧密联系、共同努力。

治疗过程中不仅是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实现有意识地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往期精选▼

图文素材整理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hl/703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