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来临,向仍旧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们致敬!湖南中医院心胸外科“杏林心时间”学习平台将继续为大家推出临床心肺疾病的诊治思路、病例分析及相关临床热点知识的学习分享。
一、概述:
房间隔缺损(atrialseptaldefects,A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依据缺损位置的不同,其通常被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继发孔型房缺、原发孔型房缺及静脉窦型房缺。继发孔型是最常见的房间隔缺损,以女性患者为主,约占65%~75%。
二、病理生理:
心内的分流决定了房缺病理生理的改变。一般情况下,左心房的压力高于右心房,导致左向右分流。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导致肺血管床的病理改变,肺血管阻力升高,引起肺动脉高压,严重者可能引起三尖瓣反流甚至肺动脉瓣反流。房间隔缺损导致的艾森门格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常见。
三、临床特点:
1、症状:①单纯的ASD临床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因为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而就诊。②心房水平的大量分流,可导致肺充血明显而易患支气管肺炎,同时因体循环血量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③当剧哭、屏气、肺炎或心力衰竭时,右心房压力可超过左心房,出现暂时性右向左分流而呈现出青紫。④随着患者年龄增大,ASD患者可表现出生长发育落后、活动耐力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及不明原因的栓塞等表现,并出现心脏增大、肺循环压力及阻力增高、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等。
2、体征:可出现心前区隆起。典型杂音为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Ⅲ级柔和的收缩期杂音以及第二心音固定分裂。肺动脉压力增高者可有P2亢进,缺损较大的患者可有相对性三尖瓣狭窄所致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四、诊断:
有心悸、气短、活动受限的病史以及典型的心脏杂音,即可做出初步诊断。明确诊断需经超声心动图检查。
五、手术适应症:
ASD诊断明确,辅助检查提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血流比(Qp/Qs)大于1.5,需要手术治疗。血流动力学没有明显改变者,是否手术尚有争议。
六、治疗:
1.心内直视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
3.经皮(颈/股静脉)介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图为:我院心胸外科开展的经股静脉介入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图为:我院心胸外科开展的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小切口房缺微创封堵术)
(图为:我院心胸外科尹晓清教授团队正在进行心脏手术)
(图为:我院心胸外科病房环境)
先心病救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