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病例 > 我家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我家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7-18 15:11:07   点击数:
北京湿疹的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00806.html

我家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昨天跟家长们聊天,一位妈妈和我忧心忡忡的说:

“小嘉老师,我家孩子上课小动作多,还喜欢交头接耳,我看你上课也会提醒他,在学校,我都被老师找家长好几次了,怎么办啊?”

这个让妈妈愁坏的孩子在我的语言艺术班上课已经3个月了,确实比其他孩子爱动爱说,一会儿抠抠鼻子一会儿挠挠脑袋,窗外有点响动,他的思绪就跟着飞到九霄云外了。

但是这个孩子的课堂表现却很好,讲故事时动作和表情格外生动,脱稿速度快,回答问题也颇有创意。

我见过很多好动的孩子,他们上课时小动作不断,有时会影响课堂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找家长,搞得父母很是焦虑,最近在家长群里也有很多妈妈问我相关问题。

这些孩子多被老师家长说成是“多动症”,需要领去看看医生。

孩子的好动本来就让父母心烦,再被老师叫到学校训话,更是着急上火,如若被定义为“多动症”则直达焦虑顶点——

“我家孩子有多动症,到底该怎么办?”

家长们不妨先冷静一下,到底是自己过于焦虑,还是孩子真的患有“多动症”呢?

好动≠多动症,家长千万不要误会孩子

让我们把“好动”这个词放到不同场景下,看看是不是会有不同的定义——

1.小区广场

某个日落后,孩子做完作业,你和老公带着孩子去小区玩耍,碰到邻居也带着孩子一起玩。

大人们在一旁聊天,孩子则在不远处追着跑跳,嬉闹,而你家的孩子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好奇。

邻居看着孩子们说:看看你家孩子,领着我家那个爬上爬下的,多活泼爱动,不像我家孩子总是生病,太安静。

此时的“好动”代表着孩子健康,充满探索欲,还会带领其他孩子。

2.教室里

老师正在上课,孩子听着听着注意力开始分散,和同桌说了几句悄悄话,随手在草纸上画了一个小人儿,窗外有一声鸟叫把他的视线吸引了去。

正巧被老师发现,老师批评了他,把你叫来谈话:你家的孩子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还在本子上画小人儿。

来自老师和学业的双重压力排山倒海,此时的“好动”被怀疑为一种恶习,甚至是多动症(或感统失调)。

当一个客观因素保持一致性出现在不同环境时,只因主观情感判断其好坏是不公平的。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多动症(或感统失调),是一个复杂且严谨的系统,不是仅凭父母老师的几句话,或者随便一位医生的观察和一张测试表就能诊断。

活泼爱动的孩子,容易在课堂上犯点纪律小错误是本性使然,我们只能说他自控力不足、精力过于充沛、意志力不够强大,而不应该去和某种疾病对号入座。

但家长们的内心总是希望孩子成为“榜样”,而不是向着孩子自己愿意的样子发展,从而为孩子设置很多标准:爱学习、有礼貌、守纪律、听话、乖巧。

当孩子们违背这些原则时,就容易被扣上“多动症”帽子,生活中活泼爱动的健康表现转眼被当成临床症状对待,是对孩子的双标和不公平。

也是家长和老师对教育的推脱和不负责任。

因为似乎把孩子不符合规范的坏表现归结为医生的诊断,就可以减轻自己教育出问题的负罪感,大人的错误,不能由孩子来承担。

孩子小动作多,家长怎么办?

虽然我们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但也不能忽视孩子爱动、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带来的影响。

所以,这些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01年龄因素

回想一下,我们工作时是不是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工作间隙刷刷微博,看看淘宝,但我们也能很快继续投入工作,因为我们已经是个成年人,多年生活经验积攒下来了自制力和自我驱动性。

数据显示,人的注意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升的:

所以,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和年龄原因密不可分,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孩子坐在40分钟的课堂里一直保持专注集中,这个时长哪怕是大部分成年人也做不到的。

02时间成本不够强大

我们经常会在孩子做作业、听课的时候发现他们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但是考试、看动画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孩子还会这样吗?

考试时,时间就是分数,大脑需要高速运转,多挤出来一分钟就是多得一分,哪里有时间去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呢?

看动画片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主动自愿的行为,孩子会全情投入,对玩耍的时间也会很珍惜,因为玩完可能又要去做作业啦。

所以,让时间有利用价值,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好办法。

虽然无法避免要去学习、听课,但是我们可以转移时间成本,督促孩子尽快完成作业而获得玩耍时间。

这个时候孩子学习有目标、有期待,自然会抓紧一切时间,和小动作saybye-bye了。

有的家长会担心:我家孩子会不会一心只想玩,草草结束作业呢?

说实话,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发生。

家长要设置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以保证作业质量。

作业完成得质量好时,多奖励孩子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

如果完成的质量差,就会缩短甚至失去自由支配时间。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把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带来的后果与自由时间“利益”挂钩,不仅能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时间成本,还能激发孩子的自推力。

当他做作业时意识到自己开始溜号了,就会有意识的往回拽自己,再次集中精力。

03家长老师的不倾听、不理解

我见过很多爱动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大多数都在教育上存有问题。

比如开头的妈妈,孩子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诵,古灵精怪的回答问题,这些可爱之处她都视而不见,下课时就把孩子拉到一旁批评他刚才上课不听话,不遵守纪律,总是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

久而久之,孩子被说得麻木了,好的行为没有得到肯定,坏习惯也没有改善。

很多孩子的不好的行为语言大多数都来自与世界不和平相处。

资料显示,当“儿童多动症”发病率升高时,离婚数字也在同步上涨。

家庭、社会、学校带来的心理伤害会造成孩子自卑、不安、厌恶、失望、怀疑等情绪,这些负面的心理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就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这些伤害可能是父母严厉的责骂、缺失的理解、漠视冷漠的态度,也可能是同学的嘲讽、老师的不公平对待。

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可能是他不喜欢老师讲课的方式和内容;

大声讲话、夸张的肢体可能是希望引起家长和朋友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bl/779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