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近9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是发生率、致残率较高的先天畸形,目前已位列我国各种出生缺陷疾病之首,且以每年新增15万至20万的速度递增。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增长数字,为无数期盼新生儿诞生的家庭带来了阴影。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先心病的发生?这种疾病的治愈率如何?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些问题,国内知名心脏病专家、医院肖明第院长将会为我们一一揭开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
八成患儿可通过手术重获健康
心脏是一个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的器官,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心脏畸形,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心血管的异常表现,大约有0.8%~1.2%的胎儿存在心血管异常。
根据临床表现,小儿先心病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紫绀型先心病和非紫绀型先心病。其中大约有70%的先心病属于非紫绀型先心病,就目前医学技术而言,这部分先心病患儿通过手术基本可以完全治好。而剩余30%就属于紫绀型先心病这种复杂先心病,即便如此,这其中大约10%的患儿如果治疗时机得当,通过手术仍然可以获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心脏预期寿命。
先心病在婴幼儿时期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肺炎、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血栓等多种并发症。肖院长提醒大家,虽然大多数先心病可通过手术治疗,但前提建立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之上。他建议,一旦诊断出患有非紫绀型先心病的患儿,应在半岁到1岁之前实施手术,以免耽误时机。
警惕口唇发紫、反复咳嗽发烧等症状
据了解,在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患儿中,每年开展先心病手术的病例还不到新出现病例的一半。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先心病早期症状轻微,不易察觉。
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肖院长提到,目前在正规医疗机构分娩,孩子出生之后助产士、儿科医生都会有经验,对口唇发紫、呼吸急促的新生儿就要提高警惕,有这种症状的孩子绝大多数存在心血管畸形。不仅如此,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医生通过听诊也能诊断出孩子心脏是否有问题。
同时,从出生到半岁、一岁之间,若孩子反复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家长就要提高警惕,医院就诊,以免误诊、漏诊。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咨询心胸健康相关问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