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济南丁鹏老师编辑/长春加加老师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打别人却说别人先打他;
·如果一个孩子穿衣服要拆商标,不然就感觉受不了;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想拿东西就弄倒;
·如果一个孩子想跟别人表达关爱就把别人打哭;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手脚一停不停,总是无意识地摸这摸那,或者敲打一下伙伴同学,或者在椅子上蹭来蹭去,或者总是找一个大人粘着;
·如果一个孩子皮肤特别容易过敏,或被蚊虫叮咬或因别的原因小伤口后
总是不停抓挠,直至伤口破裂也无法停止;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爱咬人,吃手指特别厉害;
·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得类似多动症或注意力涣散,或者常常表现为内向害羞和特别胆小,做啥都怯怯的
这些很可能是孩子在触觉发展上遇到了一些障碍。
·如果一个孩子做什么都没有精力、容易疲惫,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变得非常粘妈妈,总是不停抱怨、担忧,紧张和不安;
·如果一个孩子一有需要得不到满足就烦躁、焦虑,占有欲特别强烈,把所有玩具聚集到自己周围,甚至睡觉也要抱着;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和成人对着干,或者一被拒绝就歇斯底里
这些很可能是孩子在生命觉发展上遇到了一些障碍。
·如果一个孩子摔倒常会摔到头,三岁后还总是容易摔倒;
·如果一个孩子基本技能发展迟缓,比如五六岁还不能系好鞋带,不能用铲子弄花,不能用勺子吃饭或总是洒东西;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无目的地动作,类机械地动作;
·如果一个孩子动起来就停不下,甚至头或眼睛(总是眨)或手或身体的某个部位总是忍不住抖动;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拿不起小东西
这些很可能是孩子在运动觉发展上遇到了一些障碍。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容易吐、容易晕,甚至晕车晕船或坐转动的玩具特别不舒服;
·如果一个孩子总是感觉站不直,走路也歪歪扭扭的;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弯腰驼背,也不太愿意跟别的孩子交往;
·如果一个孩子到了六七岁还总是学不好跳绳;
·如果一个孩子六岁后还单脚站立有困难;甚至于一个成人总是平衡不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总是平衡不了人我关系
这些很可能是孩子在平衡觉发展上出了问题。
上图是北京南山华德福小学六年级孩子的作品-日历
也许做为孩子的家长和老师,就需要了解点关于十二感官尤其是前四个基础感官的一些知识了,或者就近参加下相关工作坊。当然,工作坊不只是适用于这些似乎有点“问题”的孩子(请大家一定记住,所谓的“问题”一定是某些原因的结果,找到原因,问题就有了解决之道。找不到原因,越执着于问题可能问题会越严重)
十二感官的意义:一是窗口和门户,世界经由感官被我们的内在心灵和精神(灵性)所感受到,经由感官转化为我们可以感受、思考和体验的经验。上图是北京南山华德福小学六年级孩子的作品-日历1
二是桥梁和中介,经由感官的存在:经由感官,外在世界与我们的心灵感受相遇,与我们的精神(灵性)相遇,我们的心灵感受与精神(灵性)相遇。上图为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六年级孩子的作品-日历2
三是我们一切做为的前提、渠道和监督可能性:通过感官,我们的精神(灵性)与心灵感受可以精确作用于外在世界,而且通过感官,这些作为的过程和结果被我们感知,从而可以不断修正。
上图为北京南山华德福学校六年级孩子的日历作品封皮
所以,十二感官于我们的身(体)、心(魂、感受)、精神(灵,思考)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或者说它们就分别是身、心、灵三个层面的信息来源和发展手段。
当然,十二感官也就是成了我们解读史代纳人智学和华德福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入口,比如,通过十二感官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土、水、风、火四相,更好地理解抑郁质、粘液质、多血质、胆汁质儿童,更好地学习和体会华德福的四体:物质体、生命体(以太体)、情感体(星芒体)、自我体(精神体)。
也是我们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各自主要发展任务的一个参照图景:
0-7岁,与身体和意志力相关性更高的四个基础感官的发展会比较明显:
触觉、生命觉、运动觉(律动觉、自我移动觉)、平衡觉;
7-14岁,与情感发展相关性更高的四个中阶感官发展会比较明显:
嗅觉、味觉、视觉、温暖觉;
14-21岁,与内在精神(灵性)与自我相关性更高的四个高阶感官发展会比较明显。但这十二个感官是一个整体,请大家在整体中去把握个别。
上图为北京南山华德福小学六年级孩子的木工作品
同时,十二感官又是治疗教育和补正教育的一个基础:
几乎在所有的所谓“问题儿童”和“儿童问题”,仔细去观察一下,总能在感官方面找到原因和改善的可能性。同时,观察现在的很多儿童,因为时代特点(比如城市化地过度发展导致的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家长的更多忙碌,电子产品的越来越多,母亲自己照顾孩子的时间不断在减少,学步车、所谓的益智玩具、汽车的越来越多越早地被带入到儿童的生活等等原因),不少儿童的感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甚至可以说,在被损害。
上图中左边第一张是南山华德福二年级孩子的画,右边是六年级孩子的作品鉴于以上的原因,济南新(人本)教育联盟丁鹏决定合作在年2.28--3.1号针对有缘的幼儿老师、家长和儿童教育爱好者在济南举办一次为期两天的十二感官工作坊。当然,考虑到只有两天,这一期工作坊会更多地谈0-7岁的跟身体与意志发展最相关的四个基础感官(触觉、生命觉、运动觉、平衡觉)的发展和补正。以下简单聊下这四个基础感官的作用、意义:触觉触觉是胎儿在母体内就开始发展的感官,人通过触觉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边界,所以,触觉既是人与世界的界限,也是人与世界接触的桥梁和第一门户。触觉发展不好,人的自我感发展就会出问题,自我界限感就会出问题,与世界的互动也自然就会出问题。
触觉也跟自我觉有联系相连结,因为触觉感受自己和他人的边界,透过感受自己的边界去感受他人的边界,进而感受到别人的自我。
哈哈,插张图上大家放松一下!
生命觉生命觉是觉察到自我生命状态尤其是身体(以太体)运作情况的感觉。往往我们只有在痛苦时或不适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生命状态,但其实它也是跟我们的幸福感最相关的感觉。如果生命觉发展不好,人就对自己的身体缺乏觉察,比如同样是身体出问题看医生:生命觉发展好的人,就能很清楚地向医生描述:自己是哪个部位有怎样的不适感;而生命觉发展不好的人,就只能对医生说,我就是那里不舒服,而对具体怎样不舒服和不舒服的程度会表达不清楚。而通过这个,我们其实会知道,生命觉发展好的人,小小不适就能感受到,就可以治“未病”,而生命觉发展不好的人,就要问题很严重时才会发觉,就只能治“已病”,甚至严重到没办法治。
大家看到上图可以假想一下:如果一个婴儿饿了不知道哭,那迟钝地母亲可能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给宝宝喂奶,如果一个婴儿尿床了不知道哭,那迟钝地母亲和照料者可能就不会及时帮孩子把环境弄得更舒适。这就是生命觉对人的重要性,没有它,我们可能连活都活不下去。运动觉
无意识地反射和运动有什么区别?就是自己明确知道还是不知道还是模糊知道。从“不知道”到“模糊知道”到“明确知道”,其实就是精神躯体化地过程,或者说就是类似电脑硬件组装完成后给硬件装驱动程序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出问题,这个身体器官(类比于电脑某个硬件)就没办法很好地被运用。
人能按自己意愿(自由意志和自我主导)运动和做事,才会体会到自由。小孩子的运动觉发展不好,身体器官就不能够被很好地整合到身体里,以后的自由程度就会低。就象刚出生的孩子,如果眼睛被蒙上十五天到一个月,眼睛不能运动,就可能会瞎掉,就失去了看东西的自由。
平衡觉
平衡觉最开始跟运动觉相关。无意识运动是不能平衡的,随着对自己运动的模糊认知和不断尝试,当一个十一个月到一周岁多的宝宝用自己的努力能颤抖着站立而不摔倒时,他就初步掌握了自己的身体的直立平衡,这是他行走的基础。或者说,平衡是主动有效移动的基础。
站不稳的孩子,就走不远。不是靠自己努力而靠学步车或扶着走路的孩子,就会经常摔跤。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靠自己努力达到平衡的人,会有依赖感,以后跟人打交道时,也难于平衡人我关系,会过于自私和依赖别人。平衡感发展不好的人,也难于平衡自己的各种事情:比如顾家就顾不了工作、顾工作就忘了家、顾工作顾家又忘了自己;比如难于平衡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顾自己就容易伤到别人,顾别人就容易自己委屈。
以上文字由工作坊主带人丁鹏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整理分享,欢迎转发!
工作坊相关资料:
关于丁鹏这个人和他的经历:
到现在:
以顾问或外聘讲师身份在给山东泰安、滨州、浙江宁波北仑的一些省十佳或当地较有影响力的幼儿园、还有一所在尝试做华德福的幼儿园做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工作;
以讲师身份参与过山东一些市、县教育局和济南、泰安、淄博等地的幼儿园的教师培训;
自己做过几期自然之子体验营;
也是这期间,开始学习华德福教育体系和人智学教育思想,按时间顺序,参加过:
周远斌、红英老师的几次工作坊,汤奶奶的工作坊,长春阿朵拉老师和凯瑞老师的为期十天的十二感官工作坊,跟远斌老师一起以义工身份参与过两期夏令营,奥弗儿老师的空间体育工作坊、自传工作坊,大理的华德福先驱者夏令营,善竹苑主办颜于玲、戴照华、颜杏如、叶炯明、陈琼瑜五位老师主带的海西华德福幼教培训的第二期课程。
工作坊费用:
场地、课程、材料和间点费用:
每人元,五人以上团报优惠(元)。打款账号:
济南市工商银行高新支行,开户名:李冠华。打款时请按报名手机号的尾数打上个小数点儿,这样好方便查询,谢谢。比如,如果手机尾数为69,就打.69。打款后请及时短信,好及时查询回复。地址打款后详细告知。报名丁鹏
如果电话没人接,请发短信预报名或报名。短信里注明:姓名、是否需要代为联系住宿(是否愿意与人合住),因会场附近就餐地点较多,故不安排就餐。主讲人:丁鹏(会另有资深华德福老师主带晨圈)主办方:济南人本教育联盟
彩虹桥小公告:从明日2月17日——2月22日过年期间,平台休息,不推送消息哦,从2月23日起开始推送,在此祝全体伙伴们节日快乐,平台上的留言每一条都有认真看,很温暖,年后我们会分享更多实用的内容,非常需要和期待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