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预防 > 多动症的诊治,你要知道这些

多动症的诊治,你要知道这些

发布时间:2021-9-4 14:46:28   点击数:

如果家长怀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医院进行诊断。如何诊治这种“心病”?我们邀请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儿少科刘漪医生,为大家指点迷津。

1、去哪里就医?

医院都有注意力门诊,我们在此列医院:

医院名称

地址

电话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

零陵路号

医院

泸定路号

医院

万源路号

医院

控江路号

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

东方路号

2、看病前,怎么跟孩子说?

就诊前,家长可以用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知道你有时候思想不集中、调皮捣蛋不是故意的,是控制不住自己,我们一起去听听医生专家的建议,看看他有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办法,行吗?”

说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但诚恳的态度是必须的,家长务必让孩子对就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知道要去哪里,去做什么,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孩子最大程度的合作。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去,刘医生建议家长不要勉强,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当孩子的思想不集中、行为冲动给他带来更大困扰时,家长可以抓住机会,和孩子进一步讨论就医这件事。

3、就诊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医生对多动症病情的许多判断是基于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为了帮助医生作出正确诊断,刘医生建议家长事先收集好以下三方面信息。

      医学资料

如果孩子有相关就诊经历,家长应带上所有的病历资料,包括医生的诊断结论、曾经做过的检测报告、曾服用过的药物等相关信息。

      行为表现

孩子的行为特点是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

例如,孩子做作业时分心的频率有多高,分心时间有多久?是做小动作、还是发呆?在哪些情境中孩子动作过多、静不下来?具体有哪些表现?会不会主动惹其他同学?会不会做出危险动作?

建议家长在就诊前用一到两周的时间,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点,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多、冲动这三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观察和记录。如果对有些情况不清楚,家长也可以询问老师。

      学业状态

学业状态也是医生评估孩子心理功能和病情程度的重要参考。因此,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业状态有清楚的认识。

比如,孩子能否按时完成作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得如何?是否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孩子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怎样的位置?是否有偏科?

此外,家长也可以带上一些能反映孩子学业状态的材料,如孩子的学生手册、作业本、考卷等。

4、就诊有哪些流程?

以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为例,医生会先和家长作一次面谈,了解孩子行为特点、成长史、学业表现等基本情况。家长在和医生沟通时,提供的信息越具体、越客观,对诊断的帮助越大。相反,有些家长在门诊时喜欢采用主观、笼统、概括性的语言,去代替医生下结论,这对诊断相当不利。

对于感冒发烧,医生可以量体温、做化验,但多动症没有具体的生理指标,医生诊断病情主要依靠各类心理测评和量表。所以在这个环节,医生会让孩子做一些测评,如注意力测试、智力测验,家长则需要如实填写一些反映孩子状态的量表。但刘医生告诉我们,有些家长在填写量表时出于种种原因,或是夸大,或是缩小,这样容易误导医生的判断。

最后,医生综合各项评估结果对孩子作出诊断,并给出治疗方案。有些孩子程度较轻,只需要行为治疗,有些孩子则需要药物治疗和行为矫治双管齐下。

5、对药物治疗,家长应该知道的事

对许多患儿,只采用行为治疗或只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应互为补充。

医学界对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有这样一个比喻:

药物治疗好比为汽车装上了“刹车”,从生理上提高孩子自我控制的可能性。而要开好一辆车,光靠刹车不够,还需要司机具备一定的驾驶技术,为汽车控制好方向、掌握好速度。对孩子来说,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管理时间等问题,光靠吃药是没法解决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相应的行为训练。

因此,家长应首先端正对药物治疗的态度,并做到:

      积极配合

如果医生诊断下来孩子必须服药,我们建议家长积极配合。在门诊过程中,刘医生发现有些家长虽然对孩子的病情高度重视,也认可医生对多动症的诊断,但一听说要吃药,家长就产生种种顾虑,断然拒绝,结果孩子的治疗效果极不理想。

      严遵医嘱

用药必须严遵医嘱,但我们也看到,有些家长虽然给孩子服药,但经常擅自更改药量:觉得孩子最近表现不错,就减量或停药;临考前,为了获得好成绩,就恢复用药、或增加药量。这样的做法极不可取。

      定期复诊

多动症需要持续的治疗过程,医院复诊。除了配药之外,家长还可以和医生充分交流,描述孩子这一疗程的表现和变化,便于医生确定下一阶段的治疗计划。

6、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能做什么?

      排除环境干扰

多动症孩子排除干扰的能力较弱,因此,当孩子做作业时,应尽可能减少环境干扰。例如,让孩子在固定的场所做作业,桌上只放必备的学习用品,周围也不要有零食、玩具。此外,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做作业时嘘寒问暖、端茶送水,也有些家长经常在一旁指手画脚、批评教育,这些做法都会让孩子更难专注,应尽量避免。

      做好时间规划

家长有必要让多动症儿童的活动在有计划、有条理的情况下开展。例如,在做作业前先和孩子做一个规划,今天有多少作业要完成,先做哪样、后做哪样,每样作业做多久。

      建立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的习惯对治疗多动症而言不可或缺。例如,家长可以采用“代币法”,和孩子一同制定奖惩协议。相关内容,我们在第四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yf/830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