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说,有多少对《小舍得》的热议,就有多少焦虑的家庭。
五一期间,我见了4拨朋友,不约而同的,他们都纷纷向我推荐了《小舍得》,她们说这里面有许多情节都是做父母的心声。
一位二胎家庭的妈妈告诉我,她们有一个由6户人家构成的家庭圈子,如何促进孩子的学习动力,摆脱佛系状态,是他们的苦恼。
曾和UM合作过的一家银行客户,希望我们提供线上线下的内容协助,主题是《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位比我小4岁的未婚男性友人,告诉我,他们的北大同学群里,能够燃爆氛围的,除了年的疫情最新动态之外,目前只剩孩子的教育,群里最具有刺激性的话题是——“阶层倒退”,简言之,怕自己的孩子进不去自己曾经读过的学校,因此掉落到比现在更低的阶层,自己多年的奋斗打拼变得毫无意义。
一位孩子即将升初中的妈妈,为了确知可选范围内到底哪家学校教育质量更优,四处求人打听升学率,最后不得已花高昂的咨询费,去求助抖音专家;
……
内卷白热化的时代,家庭被放在通红的炉盘上炙烤,焦虑像糊味一样无孔不入,占领屋檐之下的每寸空间,轻则影响父母,重则让亲子关系剑拔弩张,甚至家庭内部分崩离析。
仅仅教育一个选项,就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情绪绞肉机”。
但养育孩子,构建一个幸福家庭的挑战,又何止在此?
层层叠叠的家庭困难
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多个北师大相关单位,与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这是我国家庭教育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报告。这个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计个区县,11万余名四年级学生、7万余名八年级学生和他们的3万余名班主任参与了调查。
通过报告,我们既看到了社会整体对于家庭教育的意识在加强,但同时仍然有以下的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亲子沟通问题:有近1/3的孩子反应家长很少或者几乎不花时间和自己谈心,或细致询问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教育责任问题:超过半数家长认为教育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隔代冲突问题:60.1%的家长在隔代养育中面临与老人的冲突;
过于重智问题:家长90%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