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化名)同学是合肥市师范附三年级的学生,这位孩子有天生视力残疾。班主任陈老师在线上教学伊始,及时联系其家长,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妈妈表示虽然有困难,但孩子依然在坚持学习,对于网课布置的作业也积极完成。陈老师充分肯定了孩子认真的学习态度,但也希望妈妈考虑孩子的用眼情况,要做好合理用眼的规划与视力保护。
当然,孩子在此次线上学习也存在着困难,比如某些字太小,孩子看起来比较辛苦,自然也会缺乏耐心,妈妈有时便需要抄题,陈老师立刻叮嘱道:“孩子和你都别太累,量力而行,我们所有老师都理解。有困难及时与我联系,咱们一起解决。”朴实的话语,确是最真诚的关心。
老师们也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困难,提出以听为主,以看为辅的学习方法,这是非常适用孩子的,除了点读机的使用,老师们更贴心地为孩子推荐了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孩子更加轻松地熟悉课文,走进课文。
在作业上,陈老师更加注重对罗同学朗读和语言表达的评价与培养,建立起自信,希望孩子也可以从声音中发现美好,用声音传递美好。
三年级的小南(化名)同学天生智力残缺,并患有多动症,平时基本是爷爷照顾他。面对新潮的线上教学,班主任王老师想在人前,立刻与爷爷取得联系。
考虑到爷爷年纪较大,对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操作不熟练,王老师为王同学选择了电视教学的方式,一步一步教爷爷如何选择电台,并贴心地为爷爷发送了学习材料、上课时间表与电视学习的注意事项。
不仅如此,针对课后的辅导工作,王老师采用连线视频的形式,逐一耐心讲解。王老师说:“这样的方式能让我直观的面对孩子,我们可以畅谈学习收获,可以交流生活近况。孩子最喜欢老师表扬他,我想视频连线,语音表扬是最真实最有温度的。”在视频过程中,不乏师生之间的欢声笑语,这也是师生间最好的模样。
针对这位孩子的具体情况,班级的其他学科教师也主动为其设计了个性化的作业,并鼓励孩子用心完成。此次疫情后,相信老师们与小南的心又贴近了一些,也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
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一直以“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教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附小人。“碧海蓝天白云,日月星辰,相伴一生追寻。”附小老师定能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共同携手每一位孩子,滋润他们的心田。编辑:陈菲傅洁
审核:赵俊
运营:皖新传媒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