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妈妈都来留言抱怨,家里的娃一刻都停不下来,不管的话担心孩子出事,管得话身体吃不消。
累就罢了,更让妈妈操心的是,孩子这样动来动去,是不是有多动症,以后上学会不会影响成绩?
对于孩子是否有多动症这件事,其实很多父母都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
孩子平时看电视兴奋起来,就手舞足蹈,走路又蹦又跳,是有多动症吗?
孩子上课时好动爱讲话插话,课间教室一刻也待不住,就想出去追逐打闹,是否也是多动症?
的确,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并不低(有报道称大概在5%左右,即每20个孩子就有1个是多动症),它也确实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疾病之一,但生活中这个词很多时候是被滥用了。
据报道,美国每年可能有约一百万的儿童被误诊成多动症。
还有些家长,内心无法接受孩子成绩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就甩锅给“多动症”。
而另一些家长呢,说自己孩子有“多动症”其实并不是担忧,只是想秀一下自己娃有多活泼而已。
但这样随随便便给娃贴上疾病标签,是不利于宝宝身心发展的。
所以,“多动”≠“多动症”,大家在用“多动症”这个词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啊!
很多家长就说了,是不是多动症不应该是由专业医生诊断的吗?为啥误诊率会这么高?
这是因为,多动症虽然是一种病,但并没有明确的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医生下诊断时,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和家长的反馈(而这些反馈都有局限性,可能没那么客观)。
总体来说,多动症和顽皮好动,有4点区别:
调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如果他的躯体活动明显比同龄孩子多、自控力差、不能安静下来,家长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
01
好动不分场合
多动症孩子的好动一般是不分场合的,而正常孩子是会分场合的。
比如今天上公开课,正常的孩子知道老师和家长都要来了,就会好好听课、不再乱动,但多动症的孩子可能还是不会控制自己。
02
好动没有目的性
正常好动的孩子,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对他感兴趣的事情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