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指导嘉宾: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幼儿科副主任医师
周有峰
小孩出现不自觉抽动是怎么回事?
医生建议,过度担心的家长可以镇定点
近日,福州的6岁大男童毛毛(化名)
经常出现不自觉的耸肩
父母以为他患上了脑瘫、多动症
非常担心
辗转多次求诊
最后父母将他送到省妇幼就诊
医生经过检查发现
毛毛只是出现轻微的抽动
最后建议取药后再进一步观察
毛毛父母虚惊一场
不过以往来看
家长却普遍表现得过度担心
这会让孩子以为自己真的得了病
反而发作得更严重
周主任回忆
有次,一位医院
说孩子总是不自觉地扭脖子
原以为孩子得了什么大病
在医院检查后发现
只是孩子脖子上长了一个疹子
非常瘙痒
而这孩子当时只有5个月大
又不能语言表达
最终使这位母亲误会
你家的宝宝是否出现过以下几种情况?
不自主抽动
打嗝
打哈欠
眨眼
扭头
耸肩
周主任介绍
“即便小儿没有外部原因的干扰,也会出现不自主的抽动,这属于正常的反应”
这些都是2~12岁孩子经常出现的行为
男孩要比女孩多见
对智力发育、血液等方面不会有任何影响,反倒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行为,类似抽动,一般1年内会渐渐消失。
医师问答
问:
如何分辨孩子生理性抽动和病理性抽动?
答:
抽动持续数秒,家长通过安抚抽动部位或重新调整孩子的姿势,可以令抽动停止,往往是属于生理性抽动。
但是如果孩子抽动过于频繁、脾气暴躁、甚至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生活,或抽动行为干扰到他人,多是病理性抽动,病理性抽动需要治疗。
家长可通过拍摄视频记录孩子的抽动情况,医院咨询、排查。
问:
孩子婴幼儿期间曾抽动,后来又消失,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抽动吗?
答:
可能会,家长应加强观察,但也不必过度担心,一般都可以自愈。
医师提醒
1、孩子若出现轻度抽动,家长最好医院就诊,及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类似抽动
2、如果孩子出现中、重性抽动,并且抽动行为影响到别人、智力症状或骂人等行为,仍须引起重视
周有峰,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0余年,年作为国内访问学医院学习1年,擅长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癫痫的诊治及儿科危急重症的抢救及治疗。
来源:东南快报实习记者钟文兴
编辑:七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