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预防 > 我院小儿肿瘤MDT团队成立并成功开展诊疗

我院小儿肿瘤MDT团队成立并成功开展诊疗

发布时间:2020-11-29 13:21:17   点击数:

如今在中国,从医生到科室主任再到院长,如果还不知道MDT(multipledisciplinaryteam多学科协作组)这三个字母的含义,那就不仅仅是“突兀”的问题,而是不合格了。那么到底什么是MDT呢?国外对MDT的定义为“能够独立为某一特定病人提供诊治意见的不同专业专家在特定时间(可在同一地点、或通过电视或电话会议形式)共同讨论该病人诊治方向”。我国MDT模式的定义是指来自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组成的固定工作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定时、定址的临床讨论,提出临床治疗方案。

为了实践这一“时髦”的诊疗模式,近日,我科方一凡主任带领小儿肿瘤外科学组的成员,联合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血液科、肿瘤实验室组成我院第一支小儿肿瘤MDT团队,并成功为一例盆腔“巨大”肿物的患儿开展了诊疗服务。

病例介绍

8岁的女童,主诉:反复腹部不适2月余,体检发现盆腔肿物1天。查体:下腹部稍饱满,可触及一约10cm*10cm大小的肿物,质硬,可活动。肛门指检,距肛门口5cm处可触及肿物下缘,质地硬,可左右推动。入院后完善了系列检查。

sdfd

MDT讨论

肿瘤外科何渊彬医师进行了简短的病例汇报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学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困惑:1.肿物的性质可能是什么?2.为何患儿的各种肿瘤标志物都不高?3.对于肿瘤患儿,如何营养支持?

接着影像科陈春霞主任对患儿的MRI和CT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文献复习指出了自己的看法。

随后肿瘤实验室毛晓丹医师、彩超科吴秋梅主任、小儿血液科王程毅主任、病理科许淑霞主任、方一凡主任等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及最新的文献知识就本病例特点展开了多角度的探讨,并最终敲定了治疗方案。拟行“肿物活检术,备根治切除术”,

术中探查发现肿物“巨大”,位于盆腔腹膜后,大小约9.0*8.0*8.0cm,质地均匀,子宫已受压成片状。取1.0*1.0cm组织块送术中冰冻,考虑为:神经节细胞瘤。在术前MDT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基于病理及影像的各方面表现,手术主刀方一凡主任对于肿物完整切除胸有成竹,最终在充分保护血管、神经情况下顺利将肿物完整切除。患儿目前肌力、运动、感觉正常,已顺利出院。

方主任指出1、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需要不同的科室科学合理的合作,开展多学科一站式诊疗,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减轻病人负担。2、另外在此前国家卫健委医政管理局公布成立的第一批全国儿童恶性实体肿瘤诊疗协助组中,我院作为福建省牵头单位之一,责任重大,小儿肿瘤MDT的成立可优化诊疗流程,提高肿瘤患儿诊断的准确性。3、同时,MDT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应当对不同的疾病、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程定期开展MDT,并不断的优化补充,逐步提高临床、科研水平,更好的为患儿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yf/597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