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预防 > 康复科普小儿捏脊八法调理小儿消化不良

康复科普小儿捏脊八法调理小儿消化不良

发布时间:2018-6-3 17:09:48   点击数:

捏脊是祖国医学中的一种特有疗法,是小儿推拿中常用手法之一,它通过手法刺激人体体表特定腧穴来调节生理机能,改善病理状况而治疗疾病。

按中医理论来说,阴阳平衡,人体健康;阴阳失衡,就要生病。背部属阳,脊在背正中,乃经络中的督脉所在,督脉的功能可以统全身之阳气,又可以络全身之阴气,而脊柱两侧是膀胱经,五脏六腑的背俞穴都分布在上面,而且与所属的脏腑部位接近,因此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疾病,因此,通过捏拿脊背,可以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代医学也已证实,内脏的功能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调节的,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副交感神经位于脑干和脊髓第三、四骶段。因此通过手法刺激产生反射弧,然后支配相应的内脏。

第一步:推脊

术者以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指端着力于大椎穴上,从大椎推至尾椎,一般推5~10次。手法宜轻柔,力度均匀沉稳,不能偏移。再以双手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端着力于两侧膀胱经上,从颈肩部一直推到腰骶部,一般推5~10次。

第二步:点按双侧夹脊穴和背上膀胱经上的穴位术者用两拇指指端着力按压于小儿脊背上的夹脊穴上,带动着力点的皮下组织做回旋揉,一般每个穴按揉5~15次。然后再施术于膀胱经上的背俞穴。

第三步:揉背

术者以全掌吸定在小儿背部,带动背上的皮下组织做回旋揉动,一般由上至下揉3-5次。

第四步:捏脊

小儿采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螺纹面顶住小儿长强处的皮肤,往前推起,食、中两指在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捏拿皮肤,两手交替向前推动,边推边提,边捏拿,每捏3次就向上提拿一次,一直捏到大椎穴,此为一遍,每次捏3~5遍。

第五步:搓擦背部

术者以全掌紧贴在小儿背部皮肤(主要是命门、脾俞、肾俞处),稍用力下压,同时做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施术部位发热,一般速度为每分钟次左右。

第六步:拿肩井,点按肺俞、风门穴

术者以两手的拇指和食中二指放于小儿肩井穴的前后肌肉,三指同时相对用力,作一松一紧的提拿动作,一般拿5~10次。

第七步:拿揉风池穴

术者以左手扶持小儿头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指端着力按压于小儿的风池穴上,相对用力卡拿,一拿一放,一般拿30~50次。手法宜轻柔,力度均匀,沉稳深透。

第八步:拍背

术者: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通过手腕部的摆动,带动虚掌着力于小儿背部,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一般上下拍打3-5遍。

注意事项:

1.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候进行,饭后不能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2.施术前,术者应检查指甲是否过长,手要清洗干净;施术时,室温要适宜,手法宜轻柔,施术后,若有汗要及时擦干,避免感冒。

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捏拿的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以3-5分钟为宜。

4.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穴、开四关(双侧合谷穴和太冲穴),敷脐等疗法,提高疗效。

福建中医院专家门诊

姓名刘家瑞职务/职称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属

科室

儿童康复科擅长小儿脑瘫、小儿骨折后、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小儿消化不良、青少年颈椎病等小儿疾病康复治疗,以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骨质增生症等疾病的诊断与康复治疗。

门诊

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诊室

康复治疗楼

儿童康复科

赞赏

长按







































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甲氧沙林溶液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yf/271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