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进入中老龄阶段、
丧失劳动能力
或者超过退休年龄
而无法工作的人们,
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是他们的愿望。
在咱双岗街道,
民生工程的开展,
让需要帮助的亲们
心里暖化了。
请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
是怎么的故事
让他们如此感动!
01法律援助让我吃下“定心丸”
我叫高升百,是小桥湾社区的居民,早年离异,有一个儿子但长期不联系。我和母亲二人相依为命,由于年纪大了,找了一个月元的保安工作,只够维持我和母亲的基本生活。
前段时间,我在上班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医生诊断我是腰部粉碎性骨折,需立即手术。打电话和老板商量医药费的问题,老板让我先垫上,后期再说。医院住了10天,花了多元,后期需休养半年。出院以后我拿着发票找老板商量了多次无果,老板为了摆脱我的纠缠,直接辞退了我。
直到有一天,社居委的人发给我一张年民生工程宣传单,宣传单里的民生工程项目——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让我眼前一亮。我来到社居委,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当即受理了我的求助,并为我安排了律师。经过法援律师多次上门协调和再三督促,老板意识到了自己做法上的不妥,终于同意支付我全部的医药费,并告知我可以继续工作。听到老板这样讲,我像吃下了“定心丸”,这么多天的委屈和无助感终于释放了。
是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
让我不花一分钱就得到了帮助,
不仅讨回了医药费还保住了工作,
让我们这些弱势群体
感受到了民生工程的温暖。
有了它为咱老百姓撑腰,
我的心以后就可以放到肚子里了。
(张鑫整理)
资料图
02给大病家庭撑起一片天
我叫李英,今年43岁,是双岗街道一里井社区居民。年年底,我爱人突然晕倒,去医院诊断出患上了肾癌,必须立即住院治疗。祸不单行,我的儿子也因先天性心脏病复发,不得不转院至北京,进行手术治疗。突如其来的打击瞬间将我压垮,可我还是得强打精神,北京合肥来回跑,照顾两个病人。
为了给爱人和孩子看病,我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尤其是我爱人的手术费和医药费,一个疗程的药要花一万多块钱。我爱人几次想要放弃,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一里井社区为我申请了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半年下来,我爱人住了6次院,花光了积蓄,可他还是永远离开了我和儿子。几次住院除去医保统筹支付的11万多,自付了10万多块钱,现在因重病,可以享受因病致贫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两项政策,总共救助了4.8万多元。医院,个人支付4万多,也同时符合申报因病致贫医疗救助和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条件,共救助了1.6万元。这一系列的好政策大大减轻了我的家庭负担和精神压力。现如今,我儿子的病情得到了好转,已经回到了学校,开始正常地接受教育了,我也慢慢稳定下来,回到单位上班了。也许,爱人的离开让我悲伤,但这大半年来,来自民生工程的关爱,让我倍感温暖。
病魔无情人有情。
是民生工程给我家带来了希望,
为我撑起了一片天。
我从心里感激民生工程,
她让我们从此有了依靠。
(张璇整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