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们都在家里上网课学习,有家长发现,孩子上课时坐不住,总是东张西望,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有很多家长会疑惑,孩子这是怎么了?各位家长别医院院长来给家长解疑。
一些家长观察到孩子活动过多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感觉孩子这是调皮天性,但有些行为又不像调皮这么简单,比如,上网课时走来走去,爬上爬下,甚至只要醒着就一刻不停地在动;有的孩子虽然坐在座位上,但是小动作很多,比如咬手指、踢腿、晃身体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上课时经常发呆;分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学习上马虎、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经常丢失学习用品,经常回避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如写作业等;甚至有的孩子玩玩具也只能玩几分钟就很快换到下一个玩具。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点:孩子精力旺盛和多动症是不同的。很多孩子很多爱表现的行为是由于孩子的新陈代谢更快,精力更足;但孩子如果是经常难以集中精神,并且伴随多动,难以自控安静下来等表现,那么家长就该警惕多动症的威胁了。
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简称为ADHD),主要分两类型,即注意障碍及多动伴随注意障碍,两种都称多动症。其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多动症在学龄期儿童最为常见,其影响有的可持续到成年期;另外男孩的发病率约为女孩的5倍左右。
关于多动症的误区
1.多动症随着年龄增长就会消失?
很多家长都认为多动症并不需要治疗,只要孩子长大就会慢慢好起来。这种想法其实并不正确。多动症会给孩子身心发育造成巨大伤害,甚至会让孩子伤害到他人,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多动症,应该及早治疗。
2.多动症一定要吃药才能治疗?
现在治疗多动症的药品很多带有明显的副作用,孩子服用后多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嗜睡等影响,长期服用还会对消化系统肝功能等造成损害。而且停药后易反弹,因此并不建议长期服药治疗。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多动症
多动症是孩子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治疗,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学习成绩止步不前甚至出现下滑,而且多动症大部分是无法自愈,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针对多动症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双向配合,一方面家长需要培养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和做事善始善终的习惯以及多培养孩子能够提升注意力的爱好,比如画画、钢琴等爱好,孩子在做这些活动时往往能够集中精神,提升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科学的治疗切勿讳疾忌医,前文已经提到,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差,副作用明显。想要治疗孩子的多动症首先需要明确病因,采用多元化治疗方法。多动症患儿的教育和训练是长期的,家长要有充分耐心对其教育引导和矫治,坚持不懈,才能帮助孩子战胜问题,健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