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病例 > 孩子太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警惕这种疾病

孩子太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警惕这种疾病

发布时间:2021-8-14 13:51:36   点击数:
琪琪已经上一年级了,老师经常反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小动作特别多,爱说话,影响旁边的同学,下课后也是到处乱跑,和别的小朋友难于相处,一刻都闲不住,话多,招惹别人,而且没轻没重,是同学眼中的“惹是生非者”。

家庭作业拖拖拉拉,没人盯着就不做,还写写玩玩,经常要拖到很晚,影响晚上的睡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忽高忽低。经过家长劝说后,琪琪情况好转,但是2-3天后又回到老样子。家长为此很着急,就带着琪琪来到医院张家港医学中心门诊就诊。

经过医生评估、相关检查、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过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琪琪的多动冲动行为明显改善,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家庭作业很快完成,有时在学校里就已经做好了,学习成绩也比之前有了提升。家庭关系也获得了改善,愉快和睦的相处。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简称“多动症”。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影响可延续至成年。主要特征: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ADHD总体患病率为6.26%。约65%的患儿存在一种或多种共患病

ADHD

多动症

01.多动症有哪些表现呢?

1.学龄前儿童:过分的喧闹和捣乱、不好管理,惹人厌烦明显的攻击型行为、经常惹祸无法接受幼儿园教育

2.学龄期儿童:不安静/好动,注意力难于集中,好发脾气/行为冲动/自我控制力差,伙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不佳,对抗/不服从/品行问题。

3.青少年:自己感到难于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大幅下降,厌学,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跟父母顶嘴,与老师争执,与同学缺乏合作精神,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等。

这些症状至少持续了6个月,需要存在于两个或者是更多的场合,这些症状干扰或降低了孩子的学业、社交、家庭等功能的质量。

02.不多动的孩子就不是多动症吗?

门诊上,一家长带他女儿来看病,孩子已经是上初中了,主课成绩不理想,家长想让孩子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报了画画班,也是没有进步。经医生评估下来是注意力缺陷为主的多动症,家长怎么也不相信文静的女儿会是多动症。这个家长后来回忆女儿小时候,没有一个游戏是能够玩长久的,总是玩上几秒钟,就要去玩另外一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多动冲动的情况会好转,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没有改善。这种类型的孩子最容易被忽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所以,不多动不一定就不是多动症。

03.好动就是多动症吗?

活动水平高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可以全神贯注,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而ADHD的孩子通常兴趣爱好少,即使玩喜欢的游戏、动画片,也是难以持续的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走神、分心。

活动水平高多动的孩子看起来调皮捣蛋,但做事情还是有计划目的性,甚至调皮和多动本身也有一定的目的性,比如是吸引别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bl/809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