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病例 > 孤独症孩子言语康复几大核心要素

孤独症孩子言语康复几大核心要素

发布时间:2021-6-21 22:48:28   点击数: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语言是我们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有行为,也是人类群体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

语言是人类教育、知识、思考和社会行为的基础,语言使我们能与他人沟通,表达我们的感觉和需求,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反馈我们收到的信息,从而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获得基本的语言技能,那么可以预见,他/她将会面对严重的发育和社交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和语言能力障碍是自闭症的主要特征之一,语言障碍会直接影响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社交能力。

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任何干预计划都必须考虑如何发展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和从事自闭症康复教育的专业人士,正确认识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并对常见的干预策略有基本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好的教育自闭症儿童。

是单纯的语言问题?

研究表明,约有40-70%的自闭症儿童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相对于普通儿童1岁左右就可以出现有意义的语言,自闭症儿童开始说话的平均年龄约为3-4岁,而语言问题往往是家长最早发现的症状,以至于很多家长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往往都集中在孩子的语言发育问题上。

例如,看到3岁后孩子还根本没有功能性语言,或者一到两岁时语言较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反而变得沉默了,还有的孩子整天不停的重复说着让人不理解的话语。

所以医院或学校求助时,首先提到的都是语言问题:希望孩子能开口,希望孩子能说话;希望孩子不要自言自语,希望孩子能与别人主动说话……而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开口说话,其它的都是小事情,孩子能够说话就是聪明的,正常的。

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这是人们对自闭症儿童语言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最大误区。

我们应当了解,语言只是沟通的工具之一,是孩子具备认知、情感、人际交往等基本能力后,他/她用来与别人沟通的工具。

认知较差的孩子语言会长期处于模仿阶段,没有认知基础,孩子的语言无法拓宽。

他们不知道要说什么,要怎么说,情感、感知异常的孩子语言进步缓慢,即使有语言也很难发展自主语言,因为他们不知道言语的作用,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语言。

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出现我们训练的孩子会叫“mama”,但却无法听到他/她面对母亲自主深情的叫一声“妈妈”。

语言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我们语言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一种自我表达以及与人沟通的工具,是让孩子学习有用的、动态的语言,我们不需要那种无意义的“语言”。

有时候,由于家长的迫切要求或康复师自身的局限性,我们的训练往往一味的只强调“语言”,每天的训练内容也是围绕“语言”。

结果是半年一年孩子开口了,但认真观察孩子,发现他只能按别人要求进行机械问答,并不会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甚至没事时口中念念有词的背着广告,或说着我们根本听不懂的话,这样的结果难道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吗?

也许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

我们和孩子上完一节课后,我们自己高兴吗?

有令人开心的回忆吗?

如果连我们都感到很烦,很枯燥,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学好?

我们是否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我们该做些什么,孩子愿意做什么。我们教孩子要有一种“授人以渔”的态度,要让孩子学到有用的语言。

教孩子背一首《静夜思》,还不如孩子自己会说一句“我饿了”。我们应当明白,语言是用来沟通交往的,语言训练出发点应该是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当孩子会叫“妈妈”后,我们是每天几十次的逼着孩子“叫我,叫我”?还是给孩子更多的关爱,诱导他发出有感情的呼喊?

当下班回家进门时孩子能迎上来叫一声“妈妈”,孩子才算是真正的掌握了“妈妈”这个词语。

总之,我们的原则是明确一致的:孩子只有掌握了能用的、有用的、会用的、动态的语言,才能说孩子拥有了真正的语言能力,这也正是我们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

常见的语言障碍类型

语言发展迟缓

根据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完成的《2~3岁儿童词汇和语法发展的研究》报告,在对多名年龄在24~47个月的健康儿童调查显示:

24个月自发表达的词汇量少于30个;30个月的男孩结构表达量少于3个、女孩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则为语言发育迟缓;

24个月自发表达的词汇量少于50个,30个月男孩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女孩结构表达量少于8个,则被视为语言发育迟缓可疑对象。

很多自闭症幼儿的早期语言发展都较同龄儿童慢,有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甚至终身未能发展出功能性语言。

另一些幼儿虽然有语言能力,但他们在理解和表达上只停留在基本层次,例如只能明白一些具体的对象名称和简单的指令,表达方面则只能做到用简单句子向人提出要求等。

还有一些幼儿会出现“鹦鹉学舌”的现象或经常重复的语句,他们说话的音调、速度和结构等方面亦可能会表现异常。这些儿童都未能有效地运用语言来与人沟通。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能力往往存在障碍,他们在接收不同感觉信息时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加上他们在认知上的特点(如过分注意细节、较难处理抽象概念等),以致将经验与一些相关的声音符号关联起来的过程亦会出现困难,所以往往难以理解语言(声音符号)所指的意义,形成语言理解发展上的障碍。

另一方面,自闭症幼儿在语言理解上的困难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表达能力,他们也较难运用语言表达一些抽象的感受和想法,加上他们的沟通意识薄弱,心智解读能力亦欠佳,因此在表达时往往未能考虑环境的要求,或别人是否明白。

以上这些原因综合起来,都有可能造成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迟缓。

语言运用能力异常

一些自闭症儿童虽然能发展出与同龄儿童相若的语言能力,句子结构、文法和词汇上也没有很大的异常,但在语言深层意义的理解上则明显较弱,如一些幽默语言、反语或语带比喻等,他们都较难理解,有时甚至经过解释也仍然未能明白。

他们对于文字的理解也会出现相似的困难,以致阅读故事时未能完全掌握其内容。此外,自闭症幼儿运用语言去沟通的能力也很有限,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只能用语言要求物品,另一些则词不达意,或未能配合情境,这些都和他们有限的理解能力有关。

还有一些自闭症幼儿只顾自说自话,忽略了双向沟通时的互相交流,未能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以致很难维持话题,甚至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这些情况都属于常见的语言运用能力异常。

攻击行为

缺乏口语能力的自闭症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是攻击行为。

一般而言,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行为大都来自于愤怒或恐惧的情绪(不愉快情绪的表达),例如当自闭症儿童从事某一活动被中止,或某种要求不遂所愿,或生活环境被改变,或被要求去做他不要做的事等等,他可能做出攻击自己(自己打嘴巴、抓耳朵、敲头、撞头)或攻击他人(如咬人、打人、抓人、捏人等)行为。

基本上,他是以攻击别人优先,若他不敢攻击别人,或攻击不了他人,便会伤害自己。

攻击行为最常见于下列情境:

(1)抗议:当自闭症儿童从事某一活动被中止(如在玩沙子);或生活仪式被改变;自我刺激行为受到阻挠;被要求去做一件他所不要做的事。

(2)生气:某种要求不遂所愿(如想打开冰箱拿面包吃,却被阻止),或大人不了解其欲求;或生活环境被改变(如家具更换位置);生活习惯的改变(如原来在墙角尿尿,现在则被要求到马桶尿尿)。

(3)反抗:被要求去做他不要做的事。

(4)恐惧反应:自闭症儿童常会有异常的恐惧,如社会性恐惧(自闭兼低智能者常会害怕陌生人或陌生的环境);感官刺激的恐惧(害怕某种声音、图像、光影等)。

(5)当自闭症儿童感受压力时(如接受不适当的教学方式)可能出现哭闹、逃离等逃避行为或发脾气、攻击(打自己)行为。

其他问题行为

自闭症儿童与人互动时大多数以表达基本需求为主,当他们无法适当表达其需求时,或者无法适当地表示:「我不要」时,便会以自己的方式(通常是行为语言)来表达。

如某个孩子会用抓他妈妈的头发表示:「我要尿尿」,又如另一个孩子会踢打妈妈的身体表示:「我很害怕,我要回家」。

这就是用不适当的行为语言来与人沟通,我们称之为不适当的行为。

当自闭症儿童情绪状况不佳时,也常常会出现不适当行为,有研究者曾描述自闭症儿童产生行为问题的情境:有语言的自闭症儿童当他的身体不舒服时,却会说一些不相干的话如「汽车掉了」、「毛巾不见了」用来表示身体不舒服,然而这却让人误以为他是无理取闹。

当自闭症儿童精神状态太累时他会不停要求家长做这、做那、要这、要那,如「到外婆家」,一出门时,却换成「要吃饼干」,变得难以伺候。

当自闭症儿童接触新环境或新事物或陌生人时,他/她可能会重复说一些问话或广告词。

当自闭症儿童感受环境气氛在变时,尤其是由祥和转为暴戾时,自闭儿会用拒绝性的语词,如「不吃饭」、「不去幼儿园」、「不去罚站」等语词来表示焦虑不安。

当自闭症儿童情绪亢奋时,会到处跑、乱吐口水、甚至吐口水到彩色笔里、疯疯癫癫地傻笑等等。

处理对策

实际上,自闭症儿童的攻击行为(自伤与伤人)或不适当行为都是属于沟通缺陷的替代表达方式。

解决思路是透过行为分析了解其行为的功能性目的,然后教导以合适的行为(功能性等值的行为)以替代不合宜的行为,适当的行为逐渐养成后,不适当的行为会自然消失,或教以正确的沟通方式(称之为功能性沟通训练)以表达其基本需求。

有研究认为自闭症儿童的许多问题行为是用来传达某种信息,如「我不知道怎么做」「我想要坐在我的座位上」「我现在要玩具」等等。

简单的阻止这些问题行为等于阻止他们的沟通行为,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也许这种问题行为没有了,又会出来其他的问题行为,而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替代方式,孩子的问题行为就会明显得到控制。

比如,当自闭症儿童能充分使用语言表达需求(功能性沟通训练)时,(如:「我不要喝水」,「我不想搭电梯」等等),其不适当的行为便消失了。

哎呦常见自闭症儿童在别人游戏时打人,这不表示他要攻击别人,而是想要参与游戏。

又比如有些自闭症儿童会有撞头的行为,这种行为常常发生在他们生气的时候,如要吃面包被阻止时,或正在睡觉却被叫醒做功课时,而若此行为发生在被要求的时候,则可能是他们抗议或拒绝的表示,教导他们用合适的方式表示:「我生气了」「我不要」「我不喜欢」等等,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END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如下症状:

1、爱好固执狭隘,重复刻板行为。

2、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3、多动、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弱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4、社会交流障碍,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5、智力异常,70%左右的小儿自闭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

6、哭闹不止,睡眠障碍等。

7、阅读障碍,跳字落字。

8、不能正常表达,不能对视。

9、语言及言语障碍。

10、感觉统合失调.......

或是您有自闭症、多动症等方面的疑问,敬请咨询我们。

↓↓↓↓↓↓↓↓↓↓↓↓↓↓↓↓↓↓↓↓↓↓↓↓↓↓↓↓↓↓↓↓↓

爱塔教育

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bl/749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