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病例 > 我怀疑孩子有多动症对不起,请做好这3点再

我怀疑孩子有多动症对不起,请做好这3点再

发布时间:2021-3-31 18:48:27   点击数:
大家好,今天当班的是白菜姐姐。家长朋友们,你们一定见过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招生广告。看完广告后,发现自己孩子每一条都“满足”,心慌慌,感觉不马上“治疗”,自家孩子就没有前途了。先别急,交钱之前,你先去问问身边的家长,特别是男孩子的家长,哪个男孩子不满足上述“治疗条件”?!然后,你再扪心自问,你自己在上班时,专注力很集中吗?以下是打工人专注力不佳的几点表现:1.上班常常分心走神、坐不住、无法静下来,特别表现为刷微博刷朋友圈逛淘宝。2.做工时磨蹭拖拉、粗心、马虎、常常出错。3.做事缺乏耐心,容易急躁。4.看邮件障碍,总是丢字漏行。5.记忆力差,领导交代的任务总是忘记,做事总是丢三落四。咳咳,咋办,我们是不是也该去治疗一下。其实,孩子专注力不集中是一种常态,特别是三年级以下的孩子,不能要求孩子整堂课一动不动(这就是为什么总要求低年级教学时老师必须做到教学互动)。上课是一件很枯燥的事,连成人都没办法坐足45分钟不走神。但是,一旦玩游戏看电视,别说45分钟,分钟都可以一动不动。为什么?因为游戏好玩啊,动画片多好看,白菜姐姐写文章时经常刷微博,刷微博比写文章有趣多了。周末晚上,小区孩子们都会集中在一起玩,每次都会玩到不想回家,老母亲们吼叫多次,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所以,孩子专注力不是不集中,只是集中去了他们感兴趣的地方了。

01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多动症(ADHD)?之前有个妈妈在后台留言,她儿子因为在培训班上课时调皮,老师说她儿子可能是多动症,这位妈妈非常的焦虑。白菜姐姐安慰她,儿童多动症的判定是由专业医生来做,千万不要把专注力不集中和多动症对等起来。多动”≠“多动症”,很多人包括老师都会混用,其实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小儿神经精神疾病!在临床上,儿童多动症也不是单独靠仪器检查诊断,也不是单独观察孩子是否就是调皮、活泼、贪玩等情况进行诊断,专业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多动情况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综合判断。而且,多动症这种病很容易误诊,因为医生下诊断时,很大程度上依赖家长的反馈,而家长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依赖于老师的反馈,这些反馈其实都不太客观。目前,ADHD的评估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ADHD诊断标准:以下行为若发生频繁计3分,一般计2分,轻微计1分,无计0分。(1)玩弄四肢或摆动身体;(2)坐姿不稳,易晃动;(3)易受无关刺激分心;(4)参加集体活动,无法耐心等待;(5)说话或行为冲动;(6)不遵从外界指令;(7)无法专心做一件事;(8)说话多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容易打断别人说话;(9)经常丢东西;(10)做事情常不考虑后果。注意哦:1.什么叫频繁?就是症状持续存在至少6个月以上。2.孩子的多动症状出现是不分场合的,不管在学校、在家还是和小伙伴玩耍,都会有多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3.症状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业和交朋友。4.排除其他疾病,比如甲亢、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分裂等。如果得分超过14分,可能与ADHD有关。另外,ADHD在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常与其他的一种或多种心理行为异常疾病共同出现,比如ADHD与对立违抗障碍的共患率高达35%~64%,常常表现为: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常烦扰、怨恨、敌视他人,导致与同伴相处困难,孤僻、不合群,不愿或较少参加集体活动,与父母、教师等缺乏交流,多数伴有较严重的适应不良。综合上述所有,才能最终确诊是否ADHD患者,即便确诊,也别担心,医院治疗。目前,治疗ADHD一般采用药物治疗,西药如利他林、匹莫林,中药如龙胆泻肝汤合逍遥散、九味镇心颗粒等。医院都会采用利他林为治疗药物。如果某某培训机构说可以治疗好多动症,要不孩子根本不是多动症患者,要不就是骗子。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03

那么,怎么提高孩子的专注度呢?首先,少看电子产品。很多家长为了图方便,总是把手机iPad扔给孩子,孩子一旦有了电子产品,不吵也不闹,甚至把粑粑和尿拉裤子里了,都不会起身。沉迷于电子产品的孩子,总是容易脾气暴躁,不喜沟通,更别提好好学习了。其次,多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体育运动会使血清素激增,而且呀,户外有氧运动会分泌更多的血清素,而血清素已被科学证明可以改善暴躁情绪、减轻焦虑,并产生镇定感和专注度(家长们也可以试试。)所以,让孩子去户外疯玩疯跑,绝对不是浪费时间,一方面对身体好,一方面可以提高专注力。最后,父母的陪伴,这是提高孩子专注度最好的办法。白菜姐姐要讲哦,陪伴是指父母专心陪伴,不是孩子玩孩子的,你玩你的手机,这不叫陪伴哦。陪孩子一起玩,特别是陪孩子一起阅读,持续一段时间,孩子的专注度会出现显著提升。抚育孩子是一项长期工程,白菜姐姐也经常把孩子教育比作马拉松长跑,我们不要求孩子在起跑线就跑第一名,但只要在这条赛道上一直坚持跑下去,一定可以到达终点。中途跌倒碰撞沮丧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陪伴,相信自己的孩子。参考文献:张立胜,陈垣,张莎莎,佟丹.儿童多动症的病因调查及干预分析[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42(06):81-83.朱庆庆,古桂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共患病的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03):-.亲爱的,看完今天的文,有什么想法?评论区欢迎留言哦文字原创,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联系后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想加母婴群的,可以加xiekehui回复:母婴,可以进群噢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bl/666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