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先天病 > 先天病病例 >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儿童多动不可忽视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儿童多动不可忽视

发布时间:2021-3-16 17:38:59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是哪家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3142.html

前哨团白冠男供稿

白冠男,荷兰鹿特丹ErasmusMedicalCenter公共卫生系在读博士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淘气有时也被视为可爱的表现。但为什么有些老师却屡次因此“提醒”家长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而建议去儿童精神科看医生呢?

很少有人知道,真正的多动症是一种影响终生的慢性疾病。家长们需要深入了解,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儿童多动症。

一、什么是儿童多动症?有什么症状表现?

儿童多动症是民间的叫法,其专业术语叫做注意缺陷多动冲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简称ADHD(下文中一律采用ADHD替代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

在中国大概有4.3%-5.8%的学龄期儿童患ADHD,其中男孩多发,男女比例约为4~9:1。

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集中,不分场合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ADHD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注意力缺陷型、多动冲动型以及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混合型。

●ADHD诊断的依据为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以注意力不足为主的ADHD会拥有至少五项以下表现,并至少持续六个月,非其他疾病直接引起的,且程度明显高于同龄人。家长尤其需要注意。

●以多动冲动为主的ADHD拥有以下至少五项的症状,至少会持续六个月,且非其他疾病直接引起。

ADHD的这些症状表现基本上在学龄期前出现,但常在9岁左右最为突出。临床上一般在儿童6岁前不做ADHD的诊断。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对ADHD的诊断有着严格的标准,一般会耗时一天或更长。

二、ADHD受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大脑结构和功能有异常。如果父母携带ADHD易感基因,那么孩子有较大可能出现ADHD。这些基因与大脑中合成某些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有关,这些化学物质又与行为控制有关。

一般在ADHD儿童中,这些化学物质的合成减少,大脑对行为管理能力下降,所以儿童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另外,大脑中的前额叶与自控能力有关,如果它出现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孩子也有可能出现多动症状。母亲怀孕期间受到感染、吸烟、饮酒、营养不良等可能与前额叶损伤有关。

环境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在ADHD发生发展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家庭内部亲密感不足、矛盾冲突多、父母婚姻关系不良、家长教育方式严苛或过度溺爱,也可能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

三、ADHD是一种影响终生的慢性疾病

真正的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影响终生的慢性疾病,与目前已知的一百多种精神疾病有共通的病理学机制。

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ADHD的症状,很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共患其他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碍的风险增大,比如学习障碍、对立违抗障碍、情绪障碍及适应障碍等,对患者的学业、职业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广泛而消极的影响。

ADHD患者出现物质依赖,犯罪是一般人群的5到10倍。成人ADHD患者可能容易伴发焦虑、抑郁等。

另外,ADHD可造成人际关系和家庭(婚姻)关系受损。他们和同龄人的交往、与同胞、父母的关系存在诸多困难,家庭冲突更多,亲密程度更低,离婚率更高,且更多对当下婚姻不满。

因此,在学龄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保障ADHD患者一生健康的关键。

四、ADHD的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ADHD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由于很多家长存在对药物治疗的认知误区和不信任,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非药物治疗,比如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平衡仪治疗,父母培训及儿童参与的行为训练。

但是,孩子需要哪种治疗方式,需要听从医生经过系统评估后的专业建议。非药物治疗一般起效时间缓慢,有的孩子可能因此而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药物治疗ADHD已在国内外达成共识。主要有两类:中枢兴奋药和非中枢兴奋药。中枢兴奋药以哌甲酯为代表,非中枢兴奋药以盐酸托莫西汀为代表。

这两种药物都是直接针对病因,提高大脑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也就是说,让大脑中负责控制行为的化学物质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专心上课,提高学习效率,减少烦躁不安和发脾气,也可以改善孩子和父母、伙伴及老师的关系。

2.药物的副作用及服药认知误区

尽管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家长对于药物的顾虑仍很普遍。这些顾虑很大程度上与药物副作用有关。一般副作用出现在用药前三个月,常见的药物副作用有食欲下降、失眠或睡眠过多。

因为食欲下降,家长容易担心药物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有一项五年追踪随访研究表明,长期用药不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另外,有大量临床试验表明,ADHD治疗用药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对于食欲下降,医生的建议是给孩子少吃多餐,提供他们爱吃的可口饭菜,也可以同时服用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酶类药物或开胃的中药制剂。

目前,世界范围内并没有药物导致依赖或成瘾的报告。

3.ADHD患儿需长期坚持服药

年,美国儿科协会临床指南中明确指出,ADHD需要按照慢性病管理模式来进行健康管理。也就是说,ADHD像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一样,需要长期遵循医嘱,坚持用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症状得不到有效改善,而且还会复发或者加重,延误治疗时机。

ADHD患儿停药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需要由专业医师经过谨慎而全面的评估后做出停药决定。什么时候停药取决于ADHD症状的缓解程度和儿童社会适应情况。

20%以上的儿童可以在治疗1年左右停药,比如即使还有一些症状存在,但是学习和人际关系已经不受影响。也可以每年停药1到2周(叫做药物假期),观察儿童自我控制的程度,如果儿童各方面适应情况都比较满意,老师对他/她也没有负面的评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停药。

如果停药后,孩子在学校表现又出现明显的ADHD症状,应该继续坚持服药。

最后,希望能通过这篇小文章让大家多一份对儿童ADHD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多一份对患有ADHD儿童和他们家庭的理解。提高ADHD儿童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动员的工程,需要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及家庭能携起手来,一同为ADHD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chaomoju.com/xtbbl/650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