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不罕见也不容忽视
早发现早治疗才最好
小熊妈妈守护母婴健康
小儿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据统计,中国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为6.26%,约万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但有70%患儿的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50%更会持续到成年期。在我国,公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疾病认知不足,就诊率仅有10%,且仅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正规治疗。
多动症是种儿童期疾病。许多家长认为,小孩子调皮多动是种正常现象,不能算是一种疾病。就算是患上了多动症也不要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症状就会减轻,甚至不治自愈,没有太在意。但是它会影响孩子学习、生活能力,以及将来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影响力要比家长认为的肺炎、胃炎等常见疾病更为广泛。小熊妈妈提醒,家长要注意小儿多动症的鉴别,不要盲目忽视。
测一测孩子是否注意力不集中
(SNAP-IV评分量表)
1、在学校做作业或者其他活动时,无法专注于细节或出现粗心的错误
2、很难持续专注于工作或游戏活动
3、看起来好像没有听到别人对她(他)说话的内容
4、没有办法遵循指示,也无法完成学校作业或家事(并不是由于对立性行为或无法了解指示的内容)
5、很难阻止规划工作及活动
6、逃避、或表达不愿意、或很难从事于需要持续性动脑的工作(例如学校作业或是家庭作业)
7、会弄丢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东西(例如:学校作业、铅笔、书、工具、或玩具)
8、很容易受外在刺激影响而分心
9、在日常生活中忘东忘西
注:每项表现如果是完全没有为0分,有一点点为1分,还算不少为2分,非常的多为3分。9个项目分数相加除以9,算出平均分。如果测算平均分小于1表示没有注意力方面问题,1-1.5表示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大于1.5表示有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大于2则表示有明显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如果平均分大于1.5分,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儿童心理门诊咨询、进一步检查。
如何应对孩子的“多动”行为?
1、保持生活规律、制定前后一致的时间表,规范家庭作业、用餐、游戏、睡觉和起床时间。
2、保持条理性。每天把书包、衣物和玩具放在同样的位置,这样孩子更不容易丢失这些物品。
3、确定指令能被理解。给予简短而清晰的指导,并确定边界。
4、避免分神:当孩子做家庭作业或需要集中注意力时,关闭电视、收音机和电脑。
5、有限的选项:提供两件事以供选择(这件衣服、那件衣服,这个玩具或那个玩具),这样你的孩子就不会目不暇接,被过度刺激。
6、制定训练计划:奖赏好的行为,给予不好的行为以不同反应,例如暂停或剥夺特权。
7、与孩子的老师保持沟通:留意孩子每天的行为和学校作业完成的情况。
8、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才能。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