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查看破茧计划详情
这是中国三明治破茧计划的第三十篇发表文章,童言整理了7位父亲或母亲的口述,意图还原“呱呱坠地”前的情景,由他们来讲述与生命最初握手时的喜悦,希望,痛苦,挣扎。
文
童言
年春天,伦敦某妇产科B超室。医生像挤番茄酱一样挤出透明液体,涂抹在一个亚洲女孩还没撑起来的肚皮上。如果不是病历上说明怀孕12周,她在女孩微笑的脸上,找不到丝毫期待与激动,甚至,看到一点不屑。
探头柔柔地滑过。不大的B超室里响起奇怪的回声,像一头猛兽在远方呼吸。“你看,这就是你的宝宝!”
我什么也没看到,除了一个跳跃的点。黑白单调的显示屏上,只有那个点活的,就像某股神秘力量在悄悄地给我传递特别信号。那个小点拼了命地有规律地扑腾,那么有力,那么坚决,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
这个点叫心脏,它直勾勾地盯着我。突然,毫无预兆地,一颗眼泪往下冲。那个还没成形状的物体,仅仅用心跳,就把我拉到生命面前。那颗心脏会让花生米长成香蕉,再长成一个小ET。从此,那颗心脏会让我快乐,让我心疼,让我成为一个叫“妈妈”的女人。
我们每天都用行动,撰写各自的故事,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际遇。但自传,是我们留给下一代。从上一代传承的,除了相像的眼睛鼻子嘴巴头发,还有跃进人世间前了断的前世因缘——关于我们的前传。你和我都曾是那一颗跳跃的心脏,藏在十月怀胎里,让一个女人五脏六腑翻山倒海,让一个家族姓氏燃点希望,还让一个叫“父亲”的男人感同身受却爱莫能助。远至灵长类动物,低至原生动物,可以把生命像珠子一样串起来的,应该就是这短暂的心脏贴着心脏的温存。你和我还曾是那个没有灵魂的胚胎,瓜熟之时,喝一碗孟婆汤,抽掉往生的孽缘情仇,奋力游出黑暗尽头,看到刺眼的光芒里,还有两张欣慰流泪的面孔。蒂落于世界,新生命降临,希望随之而生。
下面的口述,意图还原“呱呱坠地”前的情景,由他们来讲述与生命最初握手时的喜悦,希望,痛苦,挣扎。这些孕与育的故事,应该像一门工艺,一首歌谣,一个童话,在每代生命中传递下去。因为,没有前传的缘由,就没有今天正传的精彩。
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漩涡。我们一直置身其中,不断轮回。
Michll(29岁,墨西哥人,育有二女)
25岁怀孕,计划之外。墨西哥女孩一般都很早就结婚生孩子,19岁结婚,24岁生孩子的女孩很多。
从小,我就梦想有小孩,虽然是意外怀孕,但心里知道,自己一直准备好。妈妈总说,生育是女人做了多少年的事情,你也会没事的。这句话一直鼓励我。
预产期过了两天,医生决定用催产。我本来不打算用任何麻药。但到中午12点,我就痛的要求医生上麻药了。上了药之后,我什么都没感觉到,还舒舒服服地睡了4个小时。先生一直在旁支持我。他内心可能还是慌的,但表面很沉着镇定。疼的时候会埋怨他,说都是他的错。但我心底里是喜欢他这样在我旁边,给我支持。
生的时候,因为上了麻药,我没有感觉到疼。女儿很快出生。抱着她的时候,感觉有种说不出的不可思议。她还那么小,不能想象就是从我的肚子里面出来的。
我给她取名字叫Zara,在阿拉伯语是“公主”的意思。我们想给她起一个叫起来顺口又很酷的名字。
我一点也不后悔那么早生孩子。或许少了去泡吧的时间,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要玩的东西玩完,这个和年纪是没有关系的。孩子给了我生命的意义。
俊佳(34岁,中国人,育有一子)
知道妻子怀孕,既惊喜又担心,因为确切地说这孩子是第二胎了,第一个因为五个月的时医院诊断不能要了,因此第二次得知有此消息时是喜忧参半!
因为以上缘由,所以我太太第二次怀孕时选择了休业在家养胎,因为这样少了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影响,加上家里自由快乐。整个二孕过程并没有太大的妊娠反应,顶多就是偶尔有腿抽筋而已,连呕吐感和脚水肿都甚少。
我太太原本打算顺产,但因为过了预产期10天依然没有作动,于是打算入院催产,在手术前一晚终于开始宫缩了,经历了大概14小时后,因为羊水浑浊怕婴儿缺氧所以要临时签字做刨宫产。最后顺利生产,由于是临时剖宫产,之前又有进食,麻醉药导致了肠梗阻,儿子出生后三天,肚子依然没有完全消,吐三天三夜,连喝水都会吐,最后用物理治疗加药疗,我有十天陪产假,医院过的,我儿子三天后就出院了。
我生理上无法体会我太太生产时的疼痛,但心里上却承受一样的痛苦,尤其是第一胎引产的时候,别人老公是紧张地等待幸福的来临,而我们是要紧张地等待已经提前知道的不幸
那段时间真是刻骨铭心,深知太太为怀孕和生产付出了额外的代价,医院过夜的,一直照顾和陪伴,更重要是调节自己,然后去安慰她。
我儿子取名叫奕康,就是想他精神奕奕,健健康康地成长。
看到儿子的感觉是,原来这就是我的后代,我突然很想把自己的一切都传承给他。这并不是简单的想复制自己,而是希望下一代有自己styl之余又能体现自己好的特质,我想父母最想看的也应该是这样吧。
Jan(34岁,中国人,育有一子)
我和先生都对生孩子这件事顺其自然,唯一纠结的是孩子的星座,希望ta是天秤宝宝,因为我们两个的工作都和艺术设计有关。结果,我在三月份计划怀上宝宝,那就快乐地憧憬射手或者摩羯宝宝的到来好了。
怀孕的时候,我正常上班,生活,因为怀孕不是生病,不应该影响我们的日常。唯一的改变是,我的生活变得规律了,健康了,这应该是宝宝给我的第一份礼物吧。
怀孕过程没有出现太大的妊娠反应,但却有一个小插曲。怀孕18周,本来计划和先生自驾旅行。临出发前,我去产检,结果医生说宝宝心跳只有70(正常-),心跳不上来,宝宝可能会缺氧。我们马上转战到医院检查。护士听完心跳,马上就在病历上写上宝宝缺氧,可能会死胎的病危记录,还要求我签名。我一把抢过病历,夺门而出,在先生肩膀上哭得说不出话来。幸运的是,那天之后,宝宝心跳又恢复正常。我们最终取消了旅行,感觉这可能是宝宝传递给我们的一种信息吧。
我的预产期是12月27日,15日我便见红了,但没什么异样。我是室内设计师,刚在佛山买了房子,所以整个孕期,我在广州佛山两座城市来回跑,监督新家装修进程。18日,我们带上待产包,到佛山新家,等待装修师傅。下午4点,我开始感觉明显宫缩,到晚上9点完工时,我们赶紧开车回广州的家,洗好澡,继续等待。宫缩时强时弱,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医院。第二天早上9点,我打了无痛之后稍微喘了口气,11点多,疼痛再次来袭,我一直和家人说话,以分散注意力,到下午一点多,清场,就绪,先生陪我等待宝宝的来临。
终于,手大脚大的西北汉子伴着灿烂的阳光平安健康出生了!
我抱着他,觉得很神奇,这么大的一个生命竟然从我肚子里跑出来了!
宝宝名字叫心又,是从“慢”这个字里抽出来,我们希望他不着急,随心而行。之前,我们一直幻想是个女孩,但从第一次抱着心又那天起,我们便爱上了他。他是那么美好。我们只有期望,没有失望。
梓新(37岁,中国人,育有一子一女)
因为是时隔十年之后的第二个宝宝,有点奇妙。知道自己的生活会被很大改变,但乐于接受这样的改变。而且对十年之后的育儿新变化有点新鲜。
太太的妊娠反应还好,过程不算太长。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非常辛苦的,要承受身体的各种变化。这种过程作为男性是无法完全感受的。而孩子出生之后,回头来看,怀孕过程好像又很快。
这一次我是自己进了产房。事实上,宝宝即将出生的发动过程,太太还是忍受了不少痛苦的,和第一个宝宝出生时候也不尽相同。所以带着对未知的些许担心。整个过程太太要坚持8-10个小时。后来医生通知已经可以进产房准备,我也穿上消毒防护服,在十几平方米见方的产房里面准备迎接伟大时刻的到来。
生产比想象的快。助产士是个富有经验,微胖的女医生,30多岁,她的准备工作在我看来就像在构筑工事一样。这样的工作她每天进行,作为常人是难以想象的,我觉得妇产医生特别伟大,每天都在做着造福各个家庭的事。她大声呼喊着让太太按节奏呼气、吸气、用力,鼓励她。
在产房的感受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反而我觉得这是人生的重要时刻。有条件的话,每一个丈夫都应该陪太太进产房,一起经历这个时刻。事实上医生不会让你直视那些带血腥的工作,她只让我站在太太头部的侧边,提供一些帮助和鼓励。太太的皮肤因为每一次用力而收紧。如果人生有什么Momnt值得回忆,这个肯定要算一个。
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在帮助创造历史,以前做的事相比都很渺小。这是一个过程略有些惊险但又令人激动的事件——我们为这个世界带来一个新的人!它像早该揭晓的谜底,但你又害怕有什么意外。在汗水和呼喊之余,你想到在胜利时应该会热泪盈眶。
很快,我望到了孩子的头,她是侧着头出来的,然后是整个身子,显得略有些发白,脐带是淡青色的,很长。助产士对脐带下刀的那时我没有正视。孩子刚出来的时候没有哭,只在脐带被剪断的时候,她哭了。
然后我们要继续呆在产房两个小时观察孩子,她的脚趾和手指都非常修长,眼睛一直紧闭着,到后来第三天才睁开。
给孩子起的名字叫果然,随太太姓徐。这样我们家两个男生姓李,两个女生姓徐,也算一种男女平等。大孩子很欣然接受这样的安排,他也很喜欢妹妹。“果然”有一种意趣,有果实刚刚成熟的那种欣喜。本来我们十年前想用在大孩子做名字,后来觉得这个名字更适合女孩,现在终于用上了。
对宝宝没有太多期望,希望她能成为一个悦纳自己,清楚把握自己人生方向的独立女生。
Tamara(56岁,俄罗斯裔拉脱维亚人,育有一子一女)
我怀孕的时候23岁。整个孕期,除了刚开始的妊娠反应,其都比较顺利。怀孕后期,新换的医生才告诉我,宝宝长得太小。她建议用“氧气疗法”,除了每天吃好睡好,还要多走路,吸收氧气。所以,我每天都到附近的海滩散步。
我的生产经历,从羊水破到宝宝出生,整个过程只经历了3.5小时。虽然短,却充满戏剧性。
首先,值班的是一个又困有凶又冷漠的女医生。医院的时候是凌晨4点。这个女医生对我非常不耐烦,扔了一双45码的拖鞋叫我穿上(我穿35码),然后抱怨我发出太多声音,说我的宫缩一小时前才开始,根本不可能那么疼。然后她让我自己走楼梯去产房,完全忽略我当时已经疼得走不动。我还需要自己填表格,换衣服,一步一步地扶着扶手上楼梯。
到达妇产科,心想终于可以找到一张床躺下来了。这时,医生领着一位护士过来给我检查。头一分钟,她们还带着居高临下的口气,下一分钟,个个突然惊慌失措,喊着:“快!快!你要生了,赶紧躺到那边去!”
宝宝很快便出来了。我一直记得抱着她时候的感觉,很快乐,很满足,到现在,我还会回忆起那天。只是她看起来一点都不开心,好像在说:为什么把我的小手小脚都捆起来了?快让我出来!
我们为她起的名字叫Jvgnija,俄语是“高贵”的意思。
布先生(51岁,瑞典人,育有一子一女)
知道太太怀孕,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太好了,我的小蝌蚪没问题!然后是一种“团队精神”。我需要担当一个支撑的角色,和太太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她妊娠反应时,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她在床上休息,我来做饭,打扫。
从羊水破到孩子出生,太太经历了挺长时间。这漫长的等待,是生产时最让人折磨的时刻。我们曾一起讨论过怎么运用呼吸技巧来减轻痛苦。她坚持没有用任何麻醉干预,所以宫缩时疼得不能说话。我完全放弃要让她好好呼吸的念头。作为一个男人,看着她痛苦而束手无策,感觉自己很没有用。
“Wdidthistogthr!”这是我看到孩子后第一个感觉。然后我对太太说:“亲爱的,千万不要把我丢下!”好像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
因为我们是东西合璧家庭,所以孩子有中文名字“一觅”,也有瑞典名字“Emil”。而他和他以后的妹妹都姓“童布”,是我和太太姓氏叠加在一起。我们希望他以后会是一个世界公民,出去探险,出去体验。
玲姐(62岁,中国人,育有一女)
我一直知道是个女孩。
怀孕时,我28岁。之前人流过一次,因为没有钱,那时我和丈夫一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才68块钱。等怀上这个孩子时,我明显感觉和第一次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我决定留下肚子里的孩子。
人人都说我怀的是男孩,因为我的肚子很尖,上班走路很稳健。“酸男辣女”,其实我那时候最喜欢吃的是辣炒鸡胗。
那时候我们住在一个很小的房子,丈夫需要经常出差,我的娘家在潮州,所以很多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在家,守着自己慢慢大起来的肚子。
我的最高学历是中专毕业,我丈夫是初中毕业。因为工作需要与外国人接触,没有一点英语底子的丈夫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自学英语。所以孩子受最好的教育是我们最大的期望,就算我们借钱,也要让她读好书。
准备生的那天,是傍晚,我正在生炉子,煲排骨萝卜汤。突然感觉肚子很疼。我的邻居说,你可能快要生了。然后我马上洗头洗澡。等丈夫下班回来,我们一直走了很远才找到一辆出租车,医院。
医院,丈夫只能回家等候,那时候男人不能进产房,也没有地方让他睡觉。
我一直觉得生产过程没有太漫长,孩子没多久就出来了,就像上洗手间一样。孩子是凌晨出生的,是个女孩。助产士把她抱给我的时候,我记得她的手指很修长很修长,心想以后一定要让她学钢琴。我还记得她的样子,总觉得她以后肯定是要欺负妈妈的。还没抱暖,助产士就把孩子放到新生儿集中的房间了。
丈夫第二天一早便来看我和孩子。他特别特别开心。和很多其他男人不一样,他特别想要一个女孩。
我给孩子起的名字叫童妍,又美丽又不俗气,和“童颜鹤发”同音。
童言过了30岁之后我不再过生日,因为我数学不好。
年之前,我只在两个城市生活过,其中一个是我出生长大的城市。年到年,我搬离过6个不同国家:瑞典,埃及,拉托维亚,英国,日本和中国。游历了很多个城市,和一个蓝眼睛男人结了婚,生了两个谁也不像的娃。
写作是我擅长并热爱的几件事情之一。
年夏末,我参加了破茧计划。
支持一下原创,打赏鼓励一下作者吧~
破茧计划其他文章点击阅读
鼓浪屿困境:岛塌的十年
破茧
跨性别者妖儿:让我来纠正上帝的一个错
破茧
“人生第一次刷牙在那栋楼里”,但现在找不到了
破茧
他和他的爱情,从伦敦到上海
破茧
扑火者:我妈妈去做直销了
破茧
哥哥冲我眨了眨眼睛,就像七岁时那样
破茧
/三明治同行者征集/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请报名者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