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的变化,对妇幼保健的影响除出生人数的增加外,还包括:高龄、大龄产妇比例迅速上升,怀孕困难、不育治疗需求增大;剖宫产妇女怀孕风险增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在第六届中国妇幼保健发展论坛上说。
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每年新增出生缺陷儿童万例。
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主任朱军教授说,导致出生缺陷的因素很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占30%—40%;环境因素占10%—20%,包括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或化学因素。其他原因尚不明确。新生儿出生缺陷短期内很难出现逆转。
我国出生缺陷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孕妇自身的生理因素有关。全面二孩后,目标人群中40岁以上女性占50%。随着孕妇年纪增大,染色体异常发生风险迅速提高。高龄孕妇、有自然流产史的孕妇、曾生育过畸形儿的孕妇、有遗传病史的孕妇均属于高危人群,需要进行产前诊断。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出生缺陷可由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等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引起,也可由这两种因素交互作用或其他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包括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功能异常如盲、聋和智力障碍等。
我国主要有哪些出生缺陷病种?发生情况如何?出生缺陷病种繁多,目前已知的至少有-00种,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脑积水等10类疾病是我国围产儿前10位的高发畸形。
近10年来,随着医疗机构对内脏畸形等出生缺陷的诊断能力逐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等部分出生缺陷的围产期发现率上升。年全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年的3.56倍,城市为4.41倍,农村为2.97倍。
全国围产期神经管缺陷发生率由年的第1位(27.4/万)下降到年的第8位,为4.50/万;-年期间,下降幅度达62.4%;其中,农村下降幅度达到72.8%,城市下降幅度达64.5%。
全国围产期肢体短缩畸形发生率由年的5.81/万降至年的4.09/万,下降了29.6%,其中城市降幅达35.5%,农村降幅为27.6%。
一些严重的出生缺陷由于危害性大,干预措施明确,受到广泛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